青岛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9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24年,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N”政策体系,聚焦夯实培育赛道、提振发展信心、狠抓服务赋能、加快融通创新,全力推动青岛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7月末,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投资(61.6%)和税收(62.4%),近70%的进出口(69.3%),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83.4%),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99.4%)和企业数量(98.4%)。在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青岛市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8位,在市场环境方面,青岛市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前5名。

  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政策赋能
展现营商环境新面貌

  政策环境更加公正便捷。依托“青岛政策通”平台搭建青岛市惠企政策发布兑现统一平台,推动惠企政策发布兑现“一站式”办理。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浏览量800万次,汇集惠企政策信息2.8万条,共有3.3万家(次)企业完成线上申报,兑现资金共计35.8亿元,切实提升了惠企政策兑现质效。
  法治环境更加规范健全。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3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赴区市、进园区、入企业开展巡回普法、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政策宣贯、法律体检等一揽子系列活动15场,参与人次超百万,有力维护了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融资环境更加优质高效。充分发挥融资政策工具撬动作用,持续实施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直接融资等奖补政策措施,今年以来,累计为13家担保机构审核担保费补贴资金5628.95万元,同比增长26.9%;担保机构已累计为青岛市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额79亿元,同比增长6.4%;为9家融资租赁公司发放奖补资金456.66万元,融资租赁投放额247亿元;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发放直接融资奖补资金1350万元,对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了显著作用。
培优育强
释放企业主体新动能

  专精特新活力迸发。深入实施“挖潜强基”行动,建设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构建多层级培育库,摸清底盘、做大基数。今年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220家,同比增长55.6%;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48家,同比增长4.6%。截至目前,青岛市现有创新型中小企业312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17家,位居全省第一,累计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190家,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八、全省第一。
  “四新经济”跃升发展。推动青岛市“新经济”企业持续扩容,举办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政策宣讲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区块链试点项目(2023)建设中积极搭建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库,精准掌握青岛市新经济高成长企业发展情况,高水平举办2024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推动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四新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累计认定雏鹰企业1017家、瞪羚企业343家、独角兽企业17家,现有独角兽企业13家。
  数字化转型加速布局。2023年,青岛市以全国第七位的优异成绩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得中央1.5亿元资金支持。截至目前,面向全国遴选出108家服务商,公布两批转型试点企业492家,印发资金管理办法,成立专家委员会,确定38名专家,部署“5+N”赋能服务系列活动,开展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活动8场,营造数字化转型浓厚氛围。
  标杆企业突破领跑。制定《青岛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培育管理办法》,制度化规范化民营领军标杆企业的认定培育。评选认定190家2023年度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制定《2024年青岛市民营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搭建民营领军标杆企业数据库,实现重点企业基本情况“一口清”。45家企业入选山东民营200强公示名单,高居全省第一,17家企业入选前100强,并列全省第一,实现五年五连增。
要素集聚
打通创新协同新路径

  构建共生共融产业链条。根据青岛市委主要领导指示批示要求,常态化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对接活动,组织青岛市产业链链主企业开放应用场景,与全国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精准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融链固链建链。今年以来,已举办10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专场对接会,800余家市内外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及新闻媒体代表参会。
  打造创新发展赋能平台。印发《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细则》,取消行业限制,建立培育库,鼓励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动力活力。目前666家企业进入区市初审。青岛市小微企业技术改造累计扶持企业3270家,奖补资金14亿元,撬动投资超80亿元。
  链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23家企业获评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深入开展“千校万企”活动,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洽谈,推动双方在人才引进、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科研共享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与多所高职院校达成战略合作,推动近30家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精准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开展为民营企业办实事活动,征集公布各相关单位活动计划97项。截至2024年6月,“市委书记信箱”累计分流督办民营企业来信822件,办结率100%。开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发布《2024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服务导航》。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结合区市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开展产业集群培育。今年以来,青岛市平度市新河精细化工、高新区精密仪器仪表、城阳区特种食品等3家集群被认定为2024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目前,青岛市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1家,总量15家,居全省首位。
渠道畅通
构筑亲清政商新生态

  市级领导层面。配合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市级领导干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的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定期调度运行情况并形成情况报告。高规格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企交流恳谈会等会议。截至6月底,市级领导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联系企业1100余家次、协调解决问题建议300余项。
  局机关层面。出台《市民营经济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的若干措施》,形成标准化走访流程,定期汇总形成台账。做好“民企时间”局党组会议题工作,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2024年上半年组织开展“民企时间”16期,32名企业家参加,落实闭环解决机制,切实为民营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
  国企民企层面。会同青岛市国资委,开展国企民企面对面活动,举办国企民企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专场恳谈会、国企民企新质生产力座谈会、央企国企民企走进青岛机场集团等活动,推动民营企业华高控股和市直国有企业青岛饮料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党建引领
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主要领导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8次,中心组学习交流研讨8次,制定《中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
  认真开展十三届市委第四轮巡察整改。制修订制度19项,形成完善工作机制13项。组织召开2023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专题会议暨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深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打造“情系民企”党代表工作室,召开产业链党建联盟座谈会。
  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合青岛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厦门、福建等地举办“优环境 激活力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培训班”“青岛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先后有近40名民营企业代表参训。开展2024年度青岛市“未来之星”新锐人才引航计划遴选,与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联合举办校园双选会,20余家民营中小企业参加,缓解企业用工需求。

下步重点工作打算

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底盘
  优化专精特新政策措施,实施“挖潜强基”行动,抬高“小巨人”企业培育标尺,做大做强专精特新“蓄水池”。完善“新经济赛道”培育体系,发挥大企业裂变作用孵化新经济企业,举办2024隐形独角兽企业大会,精准培育四新经济“独角兽”。培育建设特色产业集群,评选认定基地平台,培树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加速打造集群基地“聚集区”。
推动企业产业转型迭代升级
  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完善合作机制,组织对接活动,抓好闭环落实,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用足用好中小企业数字化城市试点政策,广泛开展供需对接,加大典型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强化服务赋能,提升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力。进一步强化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创新培育平台,激发企业创新创造内生力。
营造企业一流发展环境
  优化政策环境,会同财政部门合力推进市级财政奖补资金直达企业,不断优化“青岛政策通”平台功能,开展《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专题宣贯系列活动,切实提高法规政策知晓率。强化融资保障,发挥政策效能提升融资服务质量,对融资租赁等政策进行优化,全面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常态化开展联合会商工作,持续扩充优质企业白名单库,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促进常态化沟通,完善政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完善国企民企合作交流机制,推进“为民营企业办实事”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构建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青岛样板,在全国率先探索企业全生命周期、全市企业服务一张网模式,持续壮大服务专员队伍,组建服务体系专家智库,探索“一员全办”企业服务模式,打通服务“落地最后一公里”。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继续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持续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擦亮“情系民企”机关名牌,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推进“转作风 强能力 提质效”专项行动,定期调度任务清单进展情况,锻造“专精特新”干部队伍。进一步健全“四责协同”管党治党机制,压实“五环闭合”完整责任落实链条,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