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区三十年来,城阳区从城郊农村发展到城镇化率达97%的活力新城,总人口从建区时的40.9万人,发展到如今实有人口143万人。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不断涌入使得城阳社区形态更多元、居民结构更复杂,辖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近年来,城阳区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在基层落地落实的有效路径,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切入点,突出社区、学校两个重点领域,抓住“一老一小”两个关键群体,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基层德治善治,融入百姓日用伦常,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取得了明显成效。
李自强 青岛报道 通讯员 徐婷
一堂课、一节操、一餐饭
“三个一”为载体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
日前,在青岛市城阳区东果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楼的教室,教师牛雪梅在台上热情洋溢地带着居民做课前操,台下近60名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认真跟学。课前操结束后,牛雪梅走上讲台,开始领读并讲解《了凡四训》。这是东果园社区常态化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每个工作日的上午8点30分,社区居民都会准时聚集在这里,开展唱歌、跳舞、读书、写字等文化活动。“一堂课”是城阳区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重点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课程内容包括儒家修身文化、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中医养生等。目前,全区已有150个社区规范化开展“一堂课”,受益群众9万余人次。
自去年开始,城阳区实施文化“两创”进社区活动,以“一堂课”“一节操”“一餐饭”为载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浸润人心。
在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棘洪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社区居民每天吃完早饭都会来做“一节操”。“‘一节操’是请中医参照经络走向专门编排的15分钟拍打养生操,可以疏通经络。”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工作人员说。据了解,截至目前,城阳区已有290多个社区常态化开展“一节操”活动,占社区总数的90%以上。
近日,城阳区河套街道赵家岭社区举办“百家宴”活动,160余名居民带来了在家中做好的美食,十余人围坐一桌,边拉着家常,边互相品尝各自的拿手好菜。“跟邻居们一起吃大桌饭,热热闹闹的真好。还能吃到好多在家不经常吃的饭菜。”赵家岭社区居民赵女士开心地说。“百家宴”是城阳区推行的“一餐饭”中的特色项目,社区还会定期举办邻里宴、中秋宴、重阳宴等活动。
通过开展“一节操”“一餐饭”“一堂课”这类接地气、暖民心的文化“两创”活动,社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2023年,城阳区选树推荐市级以上道德模范33人(全市第一),道德模范获评数量、层级取得历史性突破。
经典诵读、“光盘”行动、中医药文化
“三项行动”为载体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位于城阳区流亭街道的白沙湾学校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2700名学生来自108个不同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前,学校教育工作满意度一直处于全区下游,2023年上半年,家长对学校提出了900多条意见,几乎全是负面的。而从去年年底至今,学校已收到90面家长送来的锦旗。从900多条意见到90面锦旗,白沙湾学校做了什么呢?
城阳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乘此东风,白沙湾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家庭家教家风等社区大学培训。“我们开设了‘拉呱’课程,邀请家长来学校坐下来交流,提出意见建议。我们还开设了‘传统文化引领下的家风教育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课程,通过提高学风,进而带动家风的提升。”白沙湾学校王晓秋老师说,课程开设后,学生家庭和谐了,家校关系融洽了,半年后家长提出来的意见只有40条,且全是正面建设性建议,学校满意度提升到了全区前三。从去年年底至今,已收到90面家长送来的锦旗。
城阳区组织学生每天进行20分钟集中诵读,推动经典诵读系统化、常态化。将经典融入课堂教学,24所学校开发了传统文化校本课程,51所学校开展了校园读书节、诗词大会、亲子经典共读等活动,吸引了家长的热情参与。
“现在学校学生的家庭条件相较以往好了很多,但学生们节约食物的意识却比较淡薄。我们之前也一直在强调节约,但效果没有那么彻底。”城阳区大北曲小学袁熙惠老师说,2023年暑假,城阳区开设传统文化培训课,培训后学校结合城阳区推动的“光盘行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学校推动“光盘行动”取得了十足成效。“新生报到第一天我们就带着孩子,让孩子自己打饭,吃多少打多少。老师们以身作则,孩子们‘光盘’越来越彻底。”袁熙惠老师表示,学校还在学生就餐时,教学做“就餐礼”,孝亲尊师。在推广“光盘行动”的同时,学校也引导学生把光盘习惯带入家庭,家长也积极参加。截至目前,大北曲小学94%的学生家庭参与了光盘活动。
据了解,目前,城阳全区中小学午餐光盘率达到90%,剩餐率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2024年起,“光盘行动”开始向家庭延伸,全区41所学校开展了“光盘行动进我家”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小餐桌”带动“大文明”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
近年来,城阳区依托全区97所中小学文明实践站开展“光盘行动、诵经典、学中医”,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着力推进文化“两创”在城阳区落地生根。“中医药文化”也在城阳这块热土上蓬勃发展。城阳区现已有30余所学校建成中药种植园、中医药文化角(馆)、中医药展区,40余所学校成立中医药社团,全区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500余场,1所学校创建成为青岛市首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校。
做实三项举措
推动文化“两创”走深走实
今年5月29日—31日,全国文明实践工作专题培训班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办,全国四个县市区委书记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城阳区委书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吕鹏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围绕城阳区文明实践经验做法进行交流发言。
据介绍,为更好地推动文化“两创”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城阳区做实“坚持以点带面、加强典型引领、强化机制保障”等三项举措。
城阳区分别选取试点社区、学校先行先试,多角度探索文化“两创”落地的有效路径,形成了专家认可、群众欢迎的创新做法。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会,坚持以点带面推进文化“两创”工作,为更多社区、学校开展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推动文化“两创”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在推进过程中,城阳区认真总结推广各社区、学校开展文化“两创”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区培树了一批文化“两创”先进社区和先进典型。红岛街道宿流社区、沟角社区获评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社区,红岛居民韩梅花等个人或家庭获评“好婆婆”“好媳妇”“孝儿女”“美家庭”荣誉称号……为更好地发挥榜样典型的引领作用,城阳区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在全区上下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为了确保文化“两创”工作顺利推进、走深走实。城阳区建立了由区委牵头、相关部门和街道组成的文化“两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了推动文化“两创”落地落实的实施意见。组建了以党校教师为骨干、社会专业团队为辅助、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工作团队,为文化“两创”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城阳区文化“两创”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各街道、社区和学校也都真切感受到了文化“两创”带来的变化和成效,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活动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省派驻青岛市“四进”工作总队队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周静等专家学者先后来城阳区实地调研指导,并对城阳区文化“两创”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山东省推进文化‘两创’有两个最好的区市——城阳和寿光。城阳区开展的文化“两创”接地气、有特色,覆盖面广,成效很明显,很受感触。”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