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版《孟氏族谱》
尽管李白曾长期客居山东算得上半个山东人,杜甫也曾写诗说“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但是在唐朝这个诗歌鼎盛时代,真正有名的山东诗人却少之又少,实在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日前于安丘市首届家谱文化展筹备会上,笔者接触到一本《孟氏族谱·世系》,这一遗憾由此可以消除了。这本明代家谱内有页码标明:从唐代孟氏祖孙三代著名诗人孟郊、孟云卿、孟浩然上追到十世祖为名将孟怀玉,平昌安丘人。经考,安丘前面冠以的“平昌”,其地望在南方,郡级,是东晋时高密国的安丘居民为避战乱越淮渡江侨置之地(东晋、南朝为了安置北方来的人民,用北方州郡之名在长江南北设置了许多侨州、侨郡,称为“侨置”)。孟怀玉自今安丘市石堆镇孟戈庄迁此。如同临沂籍书法家王羲之一样,当年的侨置地按祖籍论,大唐朝山东籍诗人在储光曦、刘沧、黄巢基数上应再添加上孟氏三代。这事我们就从其祖辈说起。
□张漱耳
孟氏一族的南迁
占籍安丘孟戈庄、孟家村的孟氏为当地大家族,汉末战乱时,先有一支始迁河南汝州。到西晋末年,约有一半多孟氏族人南迁江左,出现“故土虽迁,仍存旧名”的侨置现象。。
孟浩然第十祖孟怀玉,出生于东晋太元十年(386)。学者秦冬梅在《论东晋北方士族与南方社会融合》中云:“刘裕集团的刘粹、孟怀玉、檀韶、向靖等人的传中,皆言他们来自青、徐、兖等州,而称‘家在京口’或‘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正史《宋书·武帝》记载,同刘裕义谋者为何无忌、刘道轨、沛郡刘毅、平昌孟昶……参加义举的还有檀凭之子韶,孟昶族弟怀玉等27人,皆为北方侨民,而居京口者为最多。
孟昶、孟怀玉与南北朝之始建宋的刘裕相连,是追随他灭晋的主角之一。
孟怀玉亲弟孟龙符在帮助刘裕称帝北伐征战中阵亡,年仅23岁(宋书为33岁,有误)。后期孟怀玉进入南讨行列,于广州逼死卢循后为江州刺史。孟怀玉父亲孟绰被刘裕封官给事中、光禄勋,在皇帝身边干些文书及警卫治安工作。可惜不久患病亡故,父亲突然离世,一向有孝子之称的孟怀玉悲伤过度,紧跟着去世,年仅31岁。
从晋朝北来的安丘流民最早迁徙地为京口一带。京口作为东晋重镇,设有七郡,平昌是其中之一。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历代州域形势》有“南平昌治安丘”,说明侨置于此的安丘县址曾是南平昌郡的治所。
之后,由于播迁、流落、出仕等,不断向南扩展,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了安丘移民的“开发区”。
公元689年,武则天执掌大唐称帝的第五年,孟怀玉后裔孟浩然诞生于湖北襄阳的“涧南园”。
从《孟氏族谱·世系》看到,孟怀玉以下十代:孟怀玉生孟表,孟表生孟斌,孟斌生孟威,孟威生孟恂,孟恂生孟儒,孟儒生孟景。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孟景生孟善谊。孟善谊,事隋,为河内通守。孟善谊生孟诜。孟诜唐高宗时为进士第,累迁凤阁舍人,武后时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拜同州刺史。孟诜生孟大融。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孟大融生孟浩然。算下来为孟怀玉第十世孙。
重交游中年应举不第
至孟浩然出生,孟氏祖上将门之风不复存在,渐变为书香门第。家里有钱、有田、使着仆人。父亲孟大融从更老的祖宗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句中为他起名孟浩然。从小在父辈教育下读书立志,长大后要参加科考,谋个国家编制。孩提时代的小浩然果然不负期望,刻苦、好学。同学休息或玩时,他要么埋头故纸堆,要么拿本诗集,坐在山崖上大声诵读。17岁那年,参加襄阳县试崭露头角,在本地小有名气。
一切都在按照父辈的规划走,且走得很顺利时,不料二十来岁时,孟浩然类似今天富二代任性了一把,做出了很叛逆举动:拒绝参加襄州府试,年轻轻的就进山隐居。
一起在鹿门山隐居的还有好友张子容。二人每日里游山玩水,看书作诗,不亦快哉。一年后,张子容应考离开,失伴的孟浩然也步其后尘出山了。可他依旧对朝廷耿耿于怀,没把心思放在科举上,而是四处结交漫游。盛唐诗坛上第一流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等,无不与他友善,很年轻的杜甫也对他赞不绝口,孟浩然给他们写诗,他们也给孟浩然写诗。
世人居然列出这么一个现象: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诗,李白却很少写诗给杜甫,因为李白把互相唱和诗都写给了孟浩然。谁不知道,李白一生桀骜不驯,自恃清高,他眼里有谁?唯独景仰大自己12岁的孟浩然。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别佳句,就来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40岁时,历史到了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孟浩然的偏执渐渐放下,来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唐代是以词章取士的,孟浩然通过自学与交友,自觉“词赋颇亦工”,可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了。他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满座倾服。然而现实常常出人意料,孟浩然的诗因为是揭示底层社会的内容,没能上榜。
吟诗惹恼了皇帝
本来一次应考不中不算什么,总结经验再考就是。孟浩然有充分的自信,大唐诗人圈中,公认孟浩然是田园诗写得最多、最好的。然而,不久他在王维处遇上唐玄宗,有句诗不对付,惹怒了这个皇上,从此根绝了再考入仕念头。
那天,王维邀请孟浩然到家中做客,两人正高谈阔论时,忽然外传“皇上驾到!”孟浩然来不及躲避,只好藏匿于床下。等唐玄宗进来后,王维见皇上心情很好,就不隐瞒,禀报说:“诗人孟浩然在此,因嫌身份卑贱,未敢拜见陛下。”
唐玄宗是个爱才之人,听后立即叫他出来接见。孟浩然爬出见过玄宗。三人说了一会儿诗文,玄宗问孟浩然是否有新作。孟浩然回答有,刚写了一首《岁暮归南山》,袒露自己入仕之心迹。他大声朗诵起来:“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朗诵到这里,突然被玄宗打断,脸色难看地责备道:“停!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你倒反过来诬说我弃你!”本是自怪自谦之意,皇上听出的却是怨恨他,两个诗人都不敢解读申辩,眼看着皇上拂袖而去。
王维等朋友劝他不要灰心,殊不知孟浩然心里已经悟出: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对自己的成全。自此之后,他遵从内心,没有参加科举,辗转洛阳、江浙、蜀地、荆州各地,交文朋诗友、赏山水之胜、品独特美食……
诗人与儿孙路坎坷
开元二十二年(734),唐朝出台针对隐居者的“引进人才” 战略,襄州刺史韩朝宗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表示有把握举荐成功。没想到到期不见他人影。
三年后的开元二十五年(737),丞相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他为幕府。他待了没几天,不习惯幕府生活,很快又返故居,一心乐于田园生活。
又三年后的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专访孟浩然,适孟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不料二人相见甚欢,酒桌上觥筹交错,孟浩然不顾少吃鱼虾的医嘱,品尝了一道襄阳名菜汉江查头鳊。面对美味河鲜,边吃边喝边吟,结果痈疽复发,数日后危及到生命离世,年仅52岁。
孟浩然生两子,长子孟云卿,字宜甫,唐肃宗时为校书郎,入大唐诗人之列。天宝年间曾科考进士不第。次子孟庭玢,孟郊是庭玢长子,任昆山县尉时所生。
孟浩然生前没有见到孙子孟郊,孟郊在爷爷去世十年后出生。孟郊和弟弟在父亲早逝后由母亲裴氏寄居在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长大成人。孟郊早年生活贫困,为生计,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十三年(797)46岁方登进士榜。贞元十七年(801)才当上溧阳县尉。在迎接老母时,写下表达母子之爱的名篇《游子吟》。在溧阳任上不务正业,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等小官,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阌乡(今河南灵宝)任职,元和九年(814)暴病去世,早年丧子无后。
安丘徙居南方的先民创造了灿烂文化。孟浩然、孟郊祖孙的诗作应是安丘历代名篇诗词之最。孟浩然一生写诗接近三百首,多为五言律诗。其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孟郊的五言古体,擅长寓奇物于古拙,与大历、贞元诗人相比,更接近汉、魏风骨。主旋律是写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点与祖父孟浩然相同,是其屡试不仕的原因,都是艰辛的生活遭遇决定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