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巧编织,指尖开出幸福花
太白湖新区“社区微业”服务驿站,让居民家门口就业
2024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邓超 崔常松 通讯员 万众 高欢 济宁报道

  一根根彩色的毛线,在一双双巧手下,变成精美的围巾、可爱的帽子、别致的小挂件……如今,走进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京杭佳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能感受到手工钩织带来的温馨氛围。今年3月份,区社保就业服务部在京杭佳苑设立“社区微业”服务驿站。9月份,社区引进济宁上善钩织传媒有限公司,培训居民学习钩织技术,发掘再就业潜力。这一引入合伙人的举措,让居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能够学习新技能。无论是全职妈妈、退休老人,还是手指灵活的残疾人,都能在社区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开展编织培训。
  社区引来合伙人
挣钱顾家两不误

  “你看,钩针先要从这里穿过去,然后用线绕一圈,像这样,就可以钩出来了......”10月17日,在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京杭佳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善钩织创始人李涛和他的员工手把手的教着20多名“徒弟”们手工钩织技巧。这些“徒弟”都是来自京杭佳苑社区的待业妇女,她们巧手牵引、彩线交织,把一团团绒线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编织品。
  “开始我只会钩织简单的杯套,现在织一个包、一顶帽子也用不了一上午,每天收入在60元左右。”社区居民王琼芳一边忙着手头上的活、一边高兴地说。因为要照顾年幼的外孙,不能出门务工,很长一段时间王琼芳只能在家赋闲没有收入。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后,向她推荐了在社区钩织的工作,起初王琼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学习,孰料这门手艺并不简单,练了一个多星期,仅学会了简单的花瓣钩织。心生犹豫的她曾萌生退意。但是在社工的耐心劝导下,她最终坚持了下来。一开始只是钩织一些简单的小物件,后来她也能慢慢地钩织出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花卉花束、创意花篮、摆件等。“这份家门口的灵活性工作既不耽误照顾孩子,还能贴补家用。”在京杭佳苑社区,像王琼芳一样在社区从事手工钩织工作的居民有50多个。她们不需要长期坐班,从社区获取手工订单后,在家就可以免费学习钩织手艺,公司回收后,通过各大主流社交类电商平台直播销售。
  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京杭佳苑社区是大型回迁社区之一,在常住的两万多人中,陪读妈妈、全职家庭主妇、无固定职业妇女、腿脚不便但手很灵活的残疾人等重点就业人群占比高达20%。为了解决这部分人口的就业难题,太白湖新区社保就业服务部和社区党委通过“寻找合伙人”引进了上善钩织,这是一家拥有4年电销经验的电商企业,涵盖了从手工钩织的线上培训、钩织产品的设计、生产到钩织工艺品的销售,如今,上善钩织的产品已经远销东南亚和日本。
  “李总,这次织了34个,过来给你送货,看我的成品怎么样?”当日下午,家住京杭佳苑社区F区的刘燕带着刚织好的玩偶来到社区交货,在交货区,刘燕领到了770元的报酬,“这是我做钩织以来一次性领到的最多的一次了。”37岁的刘燕为了照顾孩子一直待业在家,与其他居民不同,刘燕早在2020年就在网络上刷到了上善钩织的手工钩织的视频,从小就非常喜爱和擅长手工活她,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原来针线活儿也能赚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庭,当即就加入了上善钩织的会员。”刘燕笑着说,除了上善钩织的老师手把手培训,她还会跟着线上视频课程学习,天天学天天做,本来就有基础的她很快就能勾出各式各样的作品。“看着自己用双手钩织出的一件件作品,觉得很有成就感,我也增加收入,小孩也能照顾到了。”刘燕说,现在每天大概赚70—150元不等,对需要照顾家庭的妇女来说,时间自由、多做多得,工作家庭都可兼顾。
巧手编织幸福花
走出增收致富路

  今年9月份,上善钩织创始人李涛将公司从琵琶山路整体迁至京杭佳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社区党委为上善钩织提供了宽敞的办公室、直播间、仓储室。在位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的上善钩织办公区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编织品,粉红的玫瑰、黄灿灿的向日葵、洁白的百合花,各式各样的手工钩织花颜色鲜艳,与真花无异。地面堆放的箱子里和货架上更是让人目不暇接,花式繁多的发卡、形态各异的桌面摆件。李涛介绍,这些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待业妇女之手,她们年龄在20—60岁不等,现如今,全国有6万多名织女为企业长期供货。而将企业落地在京杭佳苑社区,看中的就是这里庞大的就业群体和宽松的就业氛围。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李涛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带领周边待业妇女织出美丽的“毛线花”,共同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现在我们走的是线上模式,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社区工厂,以工厂流水线的形式招募更多居民来社区从事手工钩织工作,让更多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经过前期考察调研,京杭佳苑社区符合我们用工需求的群众足足有1000人。”李涛说,如今企业迁至京杭佳苑社区,在此扎根更应优先考虑周边就业困难群体。在这批人群中,除了招募大量手工钩织就业人员,公司直播带货岗位的缺口也日渐凸显,如果有更多年轻宝妈选择带货主播岗位,无论对于待就业居民还是企业都是双赢。
  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为拓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渠道,太白湖新区社保就业服务部聚焦摸排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人、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困难群体的需求意愿,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介等服务,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用工需求解决平台。
  截至目前,太白湖新区2024年共受理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108人,通过按比例引导就业、个体灵活就业、集中就业等方式,持续拓宽这一群体的收入渠道,努力助其走上自力更生的“幸福之路”。下一步,太白湖新区社保就业服务部将持续健全社区就业促进机制,开发更多适合大龄群众的就业岗位,帮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