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日本东京,警察和消防员在冲撞首相官邸的车辆旁工作。 新华社/共同社
10月19日,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日本自民党总部遭袭,一名男子向该建筑投掷类似燃烧瓶的物品,并开车冲撞首相官邸外的护栏。这是近年来针对日本政治要地的极其罕见的严重事件,尤其是发生在众议院选举前夕,进一步引发日本民众对于政治暴力频发的担忧。
主笔 赵世峰
反核人士“暴力表达”
10月19日5时50分左右,一名驾驶面包车的男子向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日本自民党总部投掷5个类似燃烧瓶的物品,击中了停放在院内的护卫车辆。据办案人员介绍,投掷燃烧瓶前,该男子还从车里拿出类似高压清洗机的物体,向警察喷射液体。
随后,该男子驾车冲向500米外的首相官邸,并于6时10分前后冲撞了首相官邸外的护栏,而后下车向警察投掷疑似发烟筒的物体。东京警视厅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当场逮捕了该男子。现场处置情况的3名工作队员因吸入烟气,造成咽部轻微受伤。
东京警视厅透露,驾车男子是49岁的臼田敦伸。他在上述两处袭击地点均身着防护服和防毒面具,警方在他的面包车内发现约20个塑料桶,里面装的大部分是汽油。臼田敦伸已于20日被移交检方,目前保持缄默。东京警视厅公共安全部门认为这是一起有计划的行动,正在调查其动机和背景。东京警视厅公共安全部门从臼田敦伸位于埼玉县川口市的家中没收了25个玻璃瓶、塑料桶、电脑和平板终端等物品,查找到他在精神科就诊的记录,病症是“统合失调症”。
据日媒报道,臼田敦伸从埼玉县的一所私立中学毕业后,曾在一家运输公司担任职员,还做过网页设计师,目前无业。2011年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臼田敦伸开始致力于反核电活动。
事发后,臼田敦伸的父亲、79岁的臼田笃伸在接受采访时称,儿子平时致力于反核电活动,对选举保证金制度不满。臼田笃伸推测,臼田敦伸的动机“或许是因为积聚了对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政府核电政策的不满”。据称,臼田敦伸曾有意参加众议院选举,但因无法筹集到参选所需保证金而放弃。随后,他在社交媒体发文表达对该制度的不满,称只能通过“诉讼或直接行动”改变该制度。
在日本,根据参选职位不同,选举保证金数额从15万日元(100日元约合4.7元人民币)到600万日元不等。最少的是村镇议会议员,需缴纳15万日元保证金,竞选都道府县议员是60万日元、竞选知事为300万日元,竞选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分别是300万日元(小选区)和600万日元(比例代表选区)。如果最终得票率达不到5%的门槛,选举保证金将不予退还。
从表面上看,这一制度可以防止“打酱油”式参选,保证选举质量。但实质上,它更大的弊端是从根本上堵住了普通民众参政的道路。一般来说,除了选举保证金,参选者还要雇佣工作人员、印制宣传材料、维护网络、拼人脉关系等,一次竞选下来没有几百万日元乃至上亿日元,根本玩不转。
2009年众议院选举期间,臼田敦伸曾报名参加埼玉县第二选区议员选举,但最终未能获准参选。他当时就认为选举保证金制度存在问题,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日本国家选举委员会的做法违宪。据称,他为了起诉专门自学了法律。
安保措施屡遭诟病
首相官邸外的护栏遭冲撞时,日本首相石破茂并不在官邸内,而是在鹿儿岛县萨摩川参加竞选拉票活动。他在街头演说时强调,“民主绝不能屈服于暴力”。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19日上午也表示:“虽然我们不知道肇事者的动机,但我们始终坚定不向暴力屈服的决心。”他还表示,自民党将继续按计划进行竞选活动。
近年来,暴力事件逐渐冲击日本政坛。2022年7月参议院选举期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发表街头演讲时遭枪击身亡;2023年4月众议院席位补选期间,时任首相岸田文雄在和歌山一处渔港视察时,有人试图向其投掷自制的管状炸弹。
本次袭击事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值此众议院选举的敏感时期,还是引发日本社会极大关注。事发后,一位住在自民党总部附近的60岁女性对媒体表示:“听到有人投掷燃烧瓶,我感到很震惊。”另一名在自民党总部附近工作的50多岁男性告诉媒体:“刚从便利店店员那里得知有人扔了燃烧瓶,我感到非常害怕。”他还表示,“希望能够用言语来表达不满,而不是使用暴力,这是不可接受的。”
事发地东京都永田町可谓日本的政治中心,首相官邸、国会议事堂、参众两院议长官邸、自民党总部、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总部等均坐落于此。有媒体质疑,永田町遍布安保人员,臼田敦伸从自民党总部到首相官邸外连续作案,前后持续十几分钟,安保人员为何没能拦住他,可见警方的现场处置能力堪忧。
其实,自从安倍晋三和岸田文雄遭遇袭击事件后,日本警方已经加强了对重要政治人物的保护。特别是今年7月美国发生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的未遂刺杀事件后,时任首相岸田文雄举行室外记者会的讲台的前面和左右两侧均竖起防弹玻璃。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当时表示,“鉴于美国发生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的枪击事件,(日本政府)对各都道府县警方下达指示,要求灵活利用防弹设备。”
出于拉近与选民距离的目的,日本很多候选人都会开展街头演讲和造势活动,如何在不妨碍与选民互动的同时加强安保也让日本警方陷入两难。去年岸田文雄遭遇袭击事件后,日本大学危机管理学部教授福田充表示,警方很明显没有从安倍晋三遇刺事件中吸取教训,政要的安保机制并未得到改善。福田充认为,为了降低政要遇袭风险,有必要在不适宜进行安检的场地采取隔离措施,让政要与民众之间保持距离。
本次众议院选举期间,首相石破茂等人在街头发表演讲时,已经采取围栏隔离观众的措施,并加强了安保警卫力度。
面临长期严峻考验
这不是日本首相官邸第一次遭“反核人士”的“攻击”。2015年4月22日上午,首相官邸工作人员在官邸房顶上发现一架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小型无人机。事发时,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正在印尼访问。
据报道,当天10时30分左右,首相官邸工作人员在官邸5层楼顶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警方随即派出一支拆弹分队登上官邸楼顶将无人机带走。东京警视厅表示,这架无人机直径50厘米,有4个螺旋桨,带有疑似摄像头和一个塑料容器,塑料容器上标注着放射性物质。警方证实,其辐射量“极小”,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当时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称,无人机携带的放射性物质可能是铯。福岛第一核电站在2011年“3·11”大地震和海啸中遭受重创,引发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铯正是这一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之一。路透社猜测,这可能与日本一法院当天的判决有关。这家法院允许一座位于日本西南部的核电站重启运营,而这正是当时安倍政府所乐见的结果。
后来,东京地方法院对施放无人机的福井县小滨市41岁无业人员山本泰雄以“威力妨碍业务”等罪名,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并没收无人机。判决书显示,被告2015年4月9日凌晨操纵装有放射性物质沙土的容器及发烟筒的小型无人机,从东京都港区的停车场起飞并降落至首相官邸屋顶,以此反对重启核电站。
同年6月,自民党、公明党、维新会等4个党派向众议院提交了小型无人机飞行管制法案。法案规定的重要设施中,除了首相官邸,还包括国会议事堂、议员会馆、最高法院、皇宫等。
一连串偶发事件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无论是反对重启核电站,还是反对选举保证金制度,都是日本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目前,日本社会正面临物价高涨、日元贬值、失业率上升等问题,自民党又因派系“黑金”丑闻而不得人心。在相关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的情况下,有人便采取极端手段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现状的不满。
共同社的民调显示,“经济形势、就业、物价高涨对策”的受关注度居于首位,之后依次为“养老金和社保”“育儿和少子化”以及“政治与金钱问题”。从长期看,日本社会经济衰退、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等问题交织,导致社会活力下降,经济发展进一步承压。
日本时事通讯社17日进行的民调显示,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仅为28%,为2000年以来历届内阁就职后的最低支持率。经过众议院选举后,石破茂政府以及自民党仍将面临长期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