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华 菏泽报道
通讯员 宋成兵 刘胜广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教育局长论坛在万众瞩目中盛大开幕。论坛期间,备受关注的“第二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百佳案例”正式发布,成武县教育和体育局提交的《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案例凭借卓越的改革成效和显著的实践价值,成功入选全国百佳案例,赢得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今年以来,成武县深入贯彻“建好每一所学校,配强每一位校长,成就每一位老师,育好每一名学生,幸福每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全过程。为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成武县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教师配置和管理,切实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引导教师合理流动,全方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成武县按照“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的要求,统筹优化教师管理与资源配置,动态调整学校师生配比、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等,有效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在改革过程中,成武县突出师德师风、专业素质、教师管理、待遇保障等方面的落实,深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自2024年1月份开始,成武县全面启动实施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并于9月份圆满完成。通过精准思维引领,成武县采取精准摸清底数、精准定位问题、精准研判风险、精准制定方案、精准推进实施和精准强化保障六大措施,全方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解决了教师“城乡失衡”问题,有效提高了城乡优质师资均衡配置水平。
在改革过程中,成武县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实际教师编制资源、生源数量分布情况进行核查,完善形成教师和学生台账,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城区学校师资数量短缺、农村学校教师超编且生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成武县着力解决学区间、学校间师资不均衡以及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难题。
为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成武县把维护教师队伍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信访和舆情风险因素,提前做好预案,主动应对干预。得益于周密的部署和有效的措施,全县在改革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信访、舆情等涉及稳定的事件。
在方案制定上,成武县科学核编定岗,结合学生数、师生比、班师比等因素,统筹核定分配各中小学编制岗位指标,并制定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通过公开设置岗位、制定竞聘方案、组织岗位竞聘等方式,成武县推动了教师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的合理流动。
全县“县管校聘”改革涉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5062名,通过学校(学区)内竞聘、教育系统内竞聘的方式,累计落聘教职工55人、占1%,累计交流教师383人、占7.6%。其中,城区内交流103人,城乡间交流150人,学区间交流27人,挂职研修55人,城区到农村支教48人。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城乡间、校际间教师资源配置,激发了教师队伍整体活力,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成武县“县管校聘”改革的扎实推进,真正实现了教师“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流动能出能进”,显著缩小了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师资差距,进一步优化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水平。此次入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百佳案例,不仅是对成武县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充分肯定,也为全国其他地方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成武县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