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冬天,这岁末的时节,常被形象比喻为一把锁,锁住了大地的勃勃生机,锁住了生命的喧嚣繁华。这话初闻,或许令人心生凄清之感,但细细咀嚼,却另有一番韵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日的景致尽管寂寥,却蕴藏着无尽的诗意与哲思。
冬天的早晨总是缓缓而来,太阳似乎也畏惧寒冷,躲在厚重的云层后,即便偶尔探出一丝光芒,也是慵懒而缺乏活力。行走在冬日的街头,行人步履匆匆,皆紧裹衣领,双手深埋口袋,生怕凛冽的寒风侵袭。路边的树木,枝头光秃秃的,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冬天的严酷。正如陆游所说,“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这样的场景虽冷峻,却也别具一番风情。
然而,冬天并非只有凄凉与冰冷。若你愿深入其内核,便会发现独有的魅力。冬日的阳光虽柔和,但当阳光穿透云层,那份暖意足以驱散内心的阴霾,让人心生美好。“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冬日的阳光,虽不及夏日炽热,却有着独特的温柔与吸引力。此外,冬天还有一种气息,宁静与安详。冬日里,人们似乎变得更加内敛与深沉,不再如夏日般喧嚣与浮躁,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与思索。
冬天也有其不足之处,寒冷与不便、荒芜与凄凉并存。但正是这些不足,让冬天更加真实与饱满,也让人们更加珍惜温暖与美好,更加懂得生命的脆弱与可贵。在冬日的寒冷与荒芜之下,大地正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到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冬天是把锁,但它锁住的并非绝望与死亡,而是希望与新生。
(本文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