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测地,湖芯的本事也不小
2025年0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岩芯,是保存在湖底的沉积物,同冰芯一样,也是“无字天书”。2024年7月,科学家从纳木错湖底钻取了七个钻孔,在湖底提取了951.12米长的岩芯,为开展青藏高原过去百万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刷新我国湖泊
钻探最深纪录

  2024年7月,经过42天艰苦努力,第二次青藏科考重要任务之一、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顺利完成,科考队共从纳木错深水区,钻取了七个钻孔,在湖底提取了951.12米长的岩芯。其中,第七个孔的钻探深度达到510.2米,再次刷新了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拉萨与那曲两市之间,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湖面海拔4718米,最大水深约100米。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介绍,最终钻探深度达到510.2米,超额完成了预期钻探计划,取得近千米长的有效岩芯。
  如今,这批“无字天书”正静静躺在北京密云区的冷库里,科研人员将通过分解破译,揭开这批珍贵岩芯的面纱,听听它们向人们讲述6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究竟发生过什么……
为何在纳木错湖“取芯”
  “经过前期勘测,纳木错湖的沉积物,能够反映过去多个冷暖时期的环境变化。”朱立平说,纳木错水深、面积大,“湖底沉积物厚度可能超过700米,有望反映100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
  如何靠岩芯指示气候变化?朱立平打了个比方,假设湖泊为一盆水,外围河水流入盆中,随之带来的泥沙沉积在盆内,每年一层,历经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形成了厚厚的沉积物。
  科学家用钻探工具提取,以碳14等定年技术判断沉积时间。利用沉积物如植物花粉指标等,了解过去最冷、最暖气候,以及现在的气候条件是否曾在历史上出现过。
冰芯和湖芯有哪些不同
  与冰芯相比,钻取湖芯更加考验经验和耐心。科考队员将取样管触到湖底后,通过重力作用,使沉积物样本进入管中,再将取样管提起。如果取样器触到沉积物表面时,角度出现偏差,那取得的沉积物就不能真实反映年代气候。
  同时,取样量也要恰到好处,如果取样管下沉过浅,就可能取不到样本,如果下沉过深,取样管中的样本就可能被严重挤压导致变形。
  冰芯必须在冷冻环境下保存,但湖芯是不能冷冻的,一旦冷冻,它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一般会把湖芯放在4℃—7℃环境下保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