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守星带着村里的文艺队进行排练。

◥每次演出,王守星都是全情投入。

▼王守星带着“扮玩”队伍穿梭在村口。

▲王守星在家练习乐器,墙上他写的“艺”字代表了他的追求。

◥手机记录村里的扮玩活动。

王守星义务为村里的孩子们上书法课,他是学校的校外书法辅导员。

对自己的乐器爱不释手。
文/片/视频 王媛 通讯员 王永振
2月20日,在济南章丘区绣惠街道回南村,绣惠中心幼儿园回南分园大班的小朋友们拿着毛笔,在王守星的指导下,一笔一画地写下“人”字。王守星是学校的书法校外辅导员,他每年进校园义务辅导书法30多课时。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也是王守星最忙的时候。除了每周六在村里幸福院的义务演出、给村民写春联,还要忙着策划村里的“春晚”以及村里的民俗“扮玩”……这些繁琐的事情,对于王守星这样一位坐在轮椅上无法站立的残疾人来说,早已习惯了。
今年66岁的王守星是济南章丘区绣惠街道回南村人,年轻时因为一场意外造成了高位截瘫,从此只能与轮椅相伴。那年他只有19岁。消沉过后,是一把口琴让他振作起来。躺在床上的他开始练习各种乐器,从口琴到笛子,从二胡、葫芦丝一直练到萨克斯。没有老师教,他全是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只要拿起来乐器,他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熟练掌握了这些乐器。除了这些乐器,写字画画也是他的一大爱好。这些年,王守星每年寒暑假都会在自己家里开设书法公益课堂,义务为村里的孩子们进行书法绘画培训,还经常进学校为孩子们义务上书法课。
2022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站在了达人秀的舞台上,虽然身体坐在轮椅上,但心却飞了起来,最后还拿到了济南赛区最佳达人秀的称号。这份荣誉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对他个人才艺的认可,更是对他几十年来坚持与热爱的最好回馈。自从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王守星便成了村里的“明星”“台柱子”,各类演出和节目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
奔波在各类舞台的他并没有放下乡亲们,只要有义演的机会,他总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他还主动加入了章丘义工协会和绣惠文艺志愿服务队,成为义演队伍的“核心”力量。在他的策划下,回南村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农村春晚,观看群众超过5000人次。从演出地点到道具服装、从灯光音响到舞台设备,他能借的借,能租的租,表演节目的除了他自己,还有很多志愿者。“看到乡亲们围坐在一起,看我们的演出,笑得那么开心,我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除了组织农村春晚,他和志愿者们每周六下午相约村里的幸福院,为村里的老人义务演出。除了本村,附近几个村,周边几个城市他都去义务演出过。轮椅没有限制住他的灵魂,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公益的付出感动了身边很多人。王守星经常说:“如果是一个身体健全的人表演,别人给他的掌声是羡慕和赞扬。我作为一个残疾人,赢得别人的掌声,那是一种精气神,一种力量传递,我就想把这种感觉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