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勾结快递人员寄出“中奖”卡
带您认清“快递中奖”诈骗真面目
2025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果您没有网购,却突然收到快递,里面还夹带着一张刮奖卡,当您刮开后发现自己还“中奖”了。近年来,这种利用快递邮寄中奖卡片的诈骗手法屡见不鲜,让不少人上当受骗。
莫名收到“中奖”卡
扫码之后被套牢

  2024年夏天,湖南湘潭的何女士(化名)收到一个快递,快递盒子里有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刮刮卡。何女士纳闷,那段时间并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怎么突然寄来了一个这样的快递,但她还是禁不住好奇,扫了那个二维码。扫码后弹出一个智能人工服务,说中了五等奖,可以领一份水果。同时对方提示,领取了免费的水果奖励以后,如果想要赚钱,还可以加另一个联系人,完成对方派发的任务就可以赚钱。
  于是,何女士按照对方提示一步步在网上下载安装了一个所谓“能赚钱”的手机应用程序。就这样,落入刷单诈骗圈套的何女士越陷越深,最后被骗了十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类似这种以快递邮寄“中奖”卡片的诈骗方式,最近几年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这些快递谁寄的?诈骗分子又是怎么选定邮寄对象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
  记者在湖南湘潭警方的配合下,在快递驿站找了几个高度疑似涉嫌诈骗的快递包裹,并联系了收件人。经过询问,收件人并没有在网上购买相关的物品,经本人同意,快递交由警方处理。
  其他几个疑似诈骗的快递包裹里面的东西基本一致,都是一个小礼品加一张印有二维码的中奖刮刮卡。这些疑似诈骗的快递包裹究竟是谁寄的呢?从快递单上看,这些包裹分别来自保定、苏州、西安等地,记者随机挑选了来自西安的三个包裹。经过核实,包裹上的发货地址和电话都是假的,但在扫描了快递上的条形码后,相关信息显示:这几个包裹分别由西安未央区的几个发货站点发出,于是,记者来到西安继续调查,站点负责人说揽件的不是他们的快递员。
  快递发货显示是从这个站点出去的,但实际上不是从这儿发的,快递单上显示的揽件人名字还不是这里的快递揽收员,看来这“神秘的快递”背后并没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骗子勾结快递人员
批量打印快递单号

  河南郑州新密市有一位女士也是被这种“快递中奖”的方式骗了70多万元,公安部门经过侦查,快递发货的源头也在西安市某个快递代理站点,发货方和一姓刘的犯罪嫌疑人有关。经查,记者追踪的3个从西安发往湖南湘潭的快递,正是以刘某为首的团伙发出去的。
  经查,刘某的上线网名叫“迪拜老朱”,通过境外聊天软件,将大量收件人信息发给刘某。刘某接单以后,在西安找到了从事快递行业多年的陈某和赵某,通过两人从不同快递公司批量购买快递单号。据了解,刘某从赵某和陈某手中,以每单1.25元到2.25元不等的价格大批量购买快递单号以后,由赵某批量打印单号,送到指定地点后,刘某再另外雇人打包发货。
  如此海量的收件人个人信息,都是刘某的上线利用非法渠道获得的,这些信息涉嫌侵犯个人信息安全,赵某在打印快递单号时也心知肚明。
  作为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赵某和陈某把单号卖给客户,就意味着两人所代表的快递公司接下了快递服务的订单,那他们有没有按照国家对快递行业的要求,落实相关责任呢?为了确保快递服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对快递行业有个“三个百分百”的规定:百分百实名收寄、百分百收寄验视、百分百过机安检。
  为了规避风险,刘某等人发件没有实名,赵某也没有收寄验视,直接打印虚假寄件人信息并发送包裹。刘某自己也知道可能涉嫌违法,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仍然从赵某和陈某手中批量购买单号。
  就这样,这些包含诈骗信息的彩页每天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为了避免被收件方追查找到,团伙打印在快递单上的寄件人和电话都经过了精心伪装。
仅一个诈骗团伙
发出90万个“中奖”卡

  据公安机关侦查掌握的数据,2024年5月至9月,这个团伙至少发送了90万个带有诈骗信息快递。据犯罪嫌疑人刘某交代,他们每天发送的快递数量大,上头对他们不仅有量的要求,发出去的快递还要有质量的保证。
  根据警方初步统计,在刘某等人的犯罪团伙发出去的快递中,一款包含诈骗信息的二维码卡片,在全国范围内就引发诈骗案件200多起。
  从记者调查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刘某、赵某等人在整个诈骗案件中,仅仅充当的是发送快递引流的作用。而幕后真正的诈骗团伙一直都没有露面,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境外的聊天软件,而所有涉及到的费用、买快递单号、卡片印刷、雇人打包等都是使用现金交易。
  这些诈骗团伙为了规避法律风险,诈骗流程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而寄送快递的刘某等人只是这类复杂诈骗案件中的一个环节。据了解,在全国各地,像刘某这种帮助诈骗团伙发快递引流的犯罪团伙还有很多。
  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在这类案件中,受害人资金转到银行卡之后,就被迅速分散到各个渠道,有的是直接通过银行卡层层周转,有的是通过购买虚拟货币方式进行洗白,或者是直接取现,给案件侦破和挽回损失带来很大难度。所以,见到这种快递,一定不要扫二维码,不下载刷单的App,也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转账。而快递作为刷单诈骗的一种引流手段,在整个诈骗环节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强打击之外,快递行业也要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此类案件发生。    据央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