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3月2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做好中医药产品生产和供应,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链上下协同,提升中药材生产产业化水平、加快构建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目前,为全国100多家重点中药企业提供了追溯服务,覆盖113种常用中药材。
加强重点中药材
及中药产品供应监测
为切实做好中医药产品生产和供应,作为医药工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链上下协同,主要做了几个工作:
第一,不断提升中药材生产产业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中药疗效要好,中药材必须好。因此通过专门的产业化专项支持,让中药材的生产、种植更加规范,更加规模化。组织了一些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攻关生产装备,包括中药产业化过程中的创新工艺,比如,围绕150多种常用中药材,开展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括质量控制等一些方面的生产、推广、示范、应用等。应该说,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
第二,加快构建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何亚琼指出,“我们专门组织建设了中药全产业链质量可追溯数据平台,主要是聚焦中药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制定全过程质量追溯的数据标准。”目前,平台已经覆盖中药材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不同业态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环节,能够对全产业链的生产过程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监控。为全国21个省市、457个基地的100多家重点中药企业提供了追溯服务,覆盖113种常用中药材。“我们每天更新中药材种植管理、饮片加工等最新信息,每天大概1.2万条,现在累计数据总量已经超过2TB多,下一步数据还会实现互联互通。”
何亚琼还指出,“注重加强重点中药材及中药产品供应监测。这也是工信部的一个重要职责,我们有专门的医药工业统计调查制度,中药是主要的统计监测内容。”现在已经纳入了1400多家重点中药企业,涉及400多种中药饮片、200多种中成药、100多种中药材的生产、销售、出口等主要指标。“这个统计主要统计实物量,比如,某个中药企业生产某个品规的药剂,每天生产多少、生产在哪个车间,要知道这些实物量,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都能找得到、调得出。”
今年已有8个
中药新药获准上市
在吹风会上,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加快中药新药上市工作,国家药监局采取了多项措施,持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传承和创新并重,取得了成效。今年以来,已经有8个中药新药获准上市。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药临床试验的申请数量和中药上市申请数量都在不断攀升,总体趋势向好。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司长杨霆介绍,前几天发布了202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2024年度受理中药临床试验申请共100件,新药申请40件,全年共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2025年以来,已经有8个中药新药获准上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持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机制,进一步丰富“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积极支持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的转化,鼓励运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持续加快推进中药新药的研发上市。 据央视、中新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