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指出,从睡眠质量上来说,经常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专家提醒,不仅要放下手机,真正改善睡眠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体来讲,睡醒以后应该是‘满血复活’。”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说,良好睡眠常表现为醒来后感到精力充沛、心情愉悦。
这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宜的睡眠环境来支持。韩芳建议,可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适度晒太阳。运用心理疏导技巧、睡前洗澡泡脚等也有助于改善睡眠。
对于部分失眠患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范滕滕提出,可以按“接纳失眠,调整行为,养成习惯,放松心身”这一总则,逐步改善睡眠状况。
“要试着放下‘今晚一定要睡着的执念’,允许失眠存在。”范滕滕说,需要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不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不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焦虑情绪。
同时,要放松心身,顺其自然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尝试正念冥想、腹式呼吸、身体扫描等放松方法。
此外,需要创造放空的环境,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根据个人的习惯保持适宜的光线强度、室内温度、空气湿度等,经常开窗通风。床垫宜相对坚实,不要过度松软塌陷,枕头高矮适中。
还有一些可能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困扰的睡眠障碍患者,需要及时找到影响睡眠的“病根子”。
让我们一起通过科学方法,学会放下、放松、放空,睡个好觉。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