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这个时期,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防控知识至关重要。春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且危害较大,该如何有效地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呢?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为什么春季传染性疾病多发?
1.气温变化莫测: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使得机体调节失去了平衡,容易患病。
2.病原微生物生长活跃:春季到来,万物复苏,环境中的细菌、病毒也随之进入活跃繁殖期,为疾病传播奠定基础。
3.人体呼吸道粘膜屏障作用下降:春季气候干燥,人体缺水,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粘膜细胞脱落,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
4.人口流动量大:捂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在春季纷纷走出家门,人口流动频繁,为病菌的传播提供方便。
春季常见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的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极易造成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二季。
传播途径:随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时喷出的飞沫散入空气。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咽痛、咳嗽等,比普通感冒症状更严重。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或接种疫苗可获得同型病毒的免疫力,
治疗方式。一般治疗:1.隔离休息,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2.补充水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加快病毒排出体外。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药物治疗:1.在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建议按时按量服药。2.针对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选择对症治疗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二、水痘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水痘患者从出现发烧症状到结痂期都属于传染期,为避免病毒传播需要在家休息,避免去公共场所。
主要症状:水痘的潜伏期大约2周,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多数患者恢复后可在体内形成抗体,防止再度罹患。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新生儿、长期口服皮质类固醇者是易感人群。
治疗方式。水痘是自限性疾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重症或有并发症者,需要抗病毒治疗。
三、结核病
又常被称为“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传染性呼吸系统病症。该病主要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形成病灶。
主要症状: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
易感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建议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患者等方法预防肺结核,如果身体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
四、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五、诺如病毒
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主要症状: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如有漏种的,要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接种。
2.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3.勤洗手,强防护,注意手卫生。洗手时,要注意流动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4.正确佩戴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5.避免食源性感染。食物应保持清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生鲜、禽类、肉类、蛋类彻底烧熟煮透;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6.减少接触公共用品。在外出时应注意尽量避免接触公共用品,部分病毒可能会残留在公共用品上,通过间接接触感染。
7.提升免疫力(1)适当运动:如游泳、慢跑等。(2)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3)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4)调节心态:避免过于紧张、焦虑,尽量保持平和。
其实,预防是最好的“药方”,从现在起,将这些知识融入生活日常,让健康紧紧跟随。愿这个春天,我们都能健康相伴,不负春光。 (枣庄市立医院 李锦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