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街道:社区“圈”住归属感烟火气中“酿”出“文化美酒”
2025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年来,龙泉街道坚持以文化为引领,立足居民需求,创新文化社区建设模式,通过优化文化阵地、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活动等一系列举措,让文化的力量成为赋能社区建设的“硬支撑”。
  构建“全时全龄”文化空间,文化滋养触手可及。阵地是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满足居民多元文化需求为目标,精心打造“全龄友好”的文化空间,让文化触手可及。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城市书房等资源,建设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此外,街道还积极拓展户外文化空间,将社区公园、广场等打造成文化活动的“第二阵地”。
  汇聚“多元优质”文化资源,文艺公益相得益彰。文化的力量在于润物无声,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则是滋养居民心灵的“源头活水”。街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一方面,积极挖掘本地文化人才资源,建立“龙泉能人库”,邀请辖区内书法、绘画、剪纸、戏曲等文艺爱好者担任文化志愿者,定期为居民开展公益培训和文化活动。同时,与文化机构深度合作,引入专业文化资源,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社企”共建模式。与培训机构合作开设亲子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课程;与餐饮、娱乐等商家合作,推动商户成为“美德信用合伙商家”。
  打造“特色亮点”文化品牌,社区建设活力四射。街道立足自身特色,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龙泉庙会”“社区文化节”是街道倾力打造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品牌,每年的活动开展都会吸引数万名居民参与。同时,街道深入挖掘特色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实践阵地功能,扎实推进文化社区“荆诚善治”“滨滨有礼”品牌示范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街道注重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通过居民自荐、社区选拔等方式,组建了多支文艺骨干队伍,成为社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街道还通过制定美德信用积分制,发放美德信用“泉泉券”,激发全民参与文化活动。
          (孔妍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