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赛道跑出成长加速度“七彩”梦想绽放清华好少年
2025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善南街道清华园小学的校园里,学生们胸前的徽章色彩斑斓,教室墙上的“成长阶梯榜”记录着他们的点滴进步。从“清华小标兵”到“清华小状元”,从“红德育”到“紫科创”,一套融合地域文化、数字赋能与家校社协同的增值性多元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赛道。
  “五色”赛道:让全面发展看得见。“以前总觉得学习好就是‘优等生’,现在我在劳动和科创方面也能拿奖!”五年级王同学骄傲地展示自己的“橙章”——因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他获得了“劳育小标兵”。这背后是清华园小学独创的“五色赛道”评价体系:红(德育)、蓝(智育)、绿(体育)、黄(美育)、橙(劳育),五大领域覆盖学生成长核心素养。
  学校将抽象的五育目标转化为具体行为指标:每日问好、周志愿服务、月体质测试、学期非遗作品......配合“七彩”特色维度中的“金读写”“紫科创”,形成“基础+特色”的评价网络。教师通过“人人通空间”实时记录,家长在“班级圈”上传家务劳动视频,社区为志愿服务盖章认证,三方数据汇聚成动态电子档案,让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四级进阶”:小徽章激发大能量。“攒够10张小明星能戴小博士徽章!”六年级的刘同学兴奋地说。清华园小学设立“标兵—明星—博士—状元”四级成长阶梯,构建“基础→发展→卓越→领袖”增值性进阶体系,激励学生持续进阶。高阶荣誉更融入地域文化基因:申报“小博士”需熟练掌握1项滕州非遗技艺,“小状元”则要完成145万字阅读量或市级科创获奖。校长薛峰说:“我们希望孩子既接‘地气’传承墨子文化,又敢‘闯新’拥抱科技未来。”
  从“育分”到“育人”:乡土里长出的教育智慧。漫步校园,“善德长廊”展示着每月评选的十大榜样学生事迹,“鲁班工匠坊”陈列着学生制作的榫卯模型。课程中,“墨子智慧”融入德育评价,“工匠精神”对接劳动实践,地域文化成为鲜活教材。
  “教育不是流水线,而应如七彩光谱,让每个生命独特绽放。”薛峰表示,这套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于“增值”——不再横向比较,而是关注每个孩子的纵向进步。如今,学生的“七彩档案袋”里,装满了奖章和作品,成为他们走向未来的“成长护照”。  (王俊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