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山卫古城门
  • 2010年11月18日 作者: □李继发
  • 【PDF版】

    修复后的古城门

    修复前的古城门

    一提起荣成,现居海外的荣成人都会谈起成山卫古城,遥想故乡,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提及成山卫古城的那座保存至今、2008年又得以重新修葺的北城门。这座现今仅存的古城门,见证了荣成600年的沧桑历史,是荣成最早的雏形和根基。

    荣成人心中的老城地标:最早最大的沿海卫城

    9月18日上午,笔者骑自行车赶到成山卫古城遗址所在地———荣成市成山镇。从成山去龙须宽敞的双向四车道的主道上向左拐了个弯后,在成山镇区东北部的二村处,一座雄伟壮观、巍峨挺拔、飞檐凌空、气势非凡的新古城门便迎面扑入笔者的眼帘。

    成山卫古城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当时,成山卫城还仅是一座土城,后建成石城。据道光版《荣成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创建石城,周六里,一百六十八步,高一丈八尺,厚二丈。设四门:东曰永泰,西曰天顺,南曰文兴,北曰武宁。”同时,建成的还有四座城门以及城内的一些卫、所及官署建筑群。应当指出的是,成山卫城的建置比天津卫还要早六年,比威海卫城要早十八年。自此也可以看出,成山卫在地理及军事上的重要。成山卫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是大陆伸向海洋的最远处,这里是京津的门户,重要的军事要冲。据《徐氏祖谱》记载:“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日本国屡扰东时,遣襄武王汤和,沿海筑五十九城……而成山尤为险要之极,此卫之所由设,城之所由建也。”

    站在城门楼前,生于斯长于斯(成山六村人)、对成山卫古城充满无限感情和兴趣的退休老教师胡汝仕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8年复修后的北城门,此前对这座古城门、门体他曾亲自做过测量:城门残存长20.1米,墙高6米,后墙高6.3米、厚度13.3米。城墙墙体表面为砖石结构,底部墙基由五层石条砌成。墙体坚固,气势雄浑,虽经600年历史沧桑,风采依然不减当年。

    同样生活在当地的成山二村98岁老人田正禄先生对笔者说,从他记事时就听爷爷讲过,早年间,这里黄沙漫漫,在湮没了“九庄十八疃”之后,黄沙也侵入到北城门,堵塞了城门。黄沙吹到城墙下,湮没了城墙,堆成三角形,只能看到城墙的垛口。当年他和李耀文(成山一村人,原名张春和,又名张锡绅,原海军政委,上将)等小伙伴上小学时,常常与同学们一起登上城墙,坐在沙堆上往下打“滑哧溜”,站在城墙上还能看到远处的茫茫大海。上世纪60年代成山国营林场建成后,万亩林海锁住了昔日漫漫黄沙,卫城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如今,成山镇古城西北处还保留着一段长近300米的城墙遗址,在长满草木的遗址外,还留有一条宽宽的护城河。田正禄老人说,他小时候,护城河外,还有近两丈宽的环城跑马道和南门外练武用的校场及饮马专用的校场湾。逐渐消失的这一切,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座古城厚重的历史。明初防倭建造的古卫城,保存至今的,在胶东属仅有,在江北也不多见。

    老荣成人称“小北京”

    笔者怀着探究的渴求心情,在古城门附近的小巷里漫步,在老荣成人家中唠嗑。陪同笔者采访的年届90岁的退休教师李际良先生说,成山卫古城发生巨大变化,并从此改变了它的发展方向的历史转折点,是在清朝。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十三日,清兵从辽东半岛渡海攻占了这座古城,废除了明代卫指挥使司,设立守备署,明朝在成山卫境内的统治从此结束。到了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随着“卫”的军事意义的消亡,守备署则成为与州县平行的特殊行政单位,仍管辖着原来“卫”的范围。为了统一全国的行政单位名称,清朝雍正皇帝于是年决定裁卫设县,并“钦赐嘉名,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荣成由此得名,荣成县建置自此开始,与此同时在胶东设置的还有海阳县。

    从此古城成山卫一变而成为荣成县城,管辖境域东起成山头,西至桥头,南起宁津所,最大纵长150里,最大横距90里,总面积约1098平方公里,成为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乾隆元年(1736年)开始,荣成县第一任知县、江苏进士罗克昌着手修复城门、城墙、堞楼、县署等建筑,并开凿护城壕、修复环城跑马道。另外,南城门外有北京匠人亲自修的南戏楼,与城隍庙前的东戏楼相对应,南门外还有天坛、社稷坛、三官庙、鲁班庙等建筑;东城门外有神农坛、龙王庙等建筑;北门外有吕祖阁,西门楼上有魁星阁,西门外还有厉坛等,一片片的建筑群,高大雄伟、巍峨壮观。据91岁曾在民国荣成县政府征收处干过科员的李祖连老人讲,老荣成人称“小北京,北京城有什么,荣成就有什么。她的布局建设,是完全仿照北京紫禁城的样式建造的。”

    古城门旧貌换新颜

    1948年12月8日,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荣成县政府移到地处县域中心地带的崖头集,成山卫从此失去了它的主角地位。但在海外游子和上了年纪的人们心中,仍称成山为城里、城厢、老荣成。前些年,改革开放之初,海外游子回大陆探亲的,买了要到荣成的汽车票,结果反给拉到崖头集,闹出不少笑话。

    自成山卫城建成后的600年间,古城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修葺。明洪武三十一年重修石城;清雍正十三年,撤卫设县时曾作过修筑;乾隆五十八年,重修过城垣;抗日战争时期,南城门、西城门被拆后,在上世纪60年代后,东城门楼又被拆除,从此仅剩下了这座孤零零的北城门,独守古城的悠远岁月。

    古城见证历史,城门亲历兴衰。北城门在目睹古城一点点消亡的同时,也承载了时代留下的一些痕迹。“文革”期间,城门门洞上方的武宁门门匾被人抠去,上面被抹上了一个大红五星。两侧也用水泥抹上了十个正方形白色大方块,用来书写标语。在城门门洞两侧宽阔的青砖墙壁上,还有两个长方形的水泥板,上写“语录”和“最高指示”。长长的古城门洞内的墙壁两旁,也被用同样方式,用红漆刷上了标语、口号。但随着岁月的冲逝,这些标语口号的字迹已大都难以辨识。在洞门东侧墙壁斑驳的字迹中,唯有一条用红漆书写的“中国对于人类应该有较大的贡献”几个仿宋体美术字,还依稀可见。

    古城门是成山卫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门门洞内宽厚高大的门扇,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用圆木插门的两个圆圆的石洞。原先城门楼上方长满了荒疏的草木,年久失修,岌岌可危。1988年,这座饱经风霜的老城门被威海市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5月1日,在威海市文物保护部门和成山镇政府的主持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古城门复修正式开始。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天,维修竣工的成山卫北城门———武宁门以全新的面貌向游人开放。新城门楼雄伟壮观,飞檐凌空,气势磅礴……而今,这座古老的北城门旧貌换新颜,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山卫古城门
民间歌谣中的山东和各地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