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媳妇送“节令”
  • 2011年11月10日 作者:
  • 【PDF版】

    □张功基 

    蓬莱一带,乡间久有新媳妇送“节令”的习俗。所谓“节令”,是指婚后头一年农历的8个节日,即“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十五(中秋)、九月九(重阳)、过冬(冬至)”,送的对象自然是婆婆家。过去送节令的东西多为乡间巧妇手工制作的面塑和食品,不仅香美可口,而且造型栩栩如生,再加上描红涂绿,简直使人爱不释手。现在乡村日子富裕了,送节令的形式和内容尽管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与辈辈相传的规矩不过大同小异而已。

    “三月三,燕三千”———乡间从古至今男婚女嫁大多选择在冬腊月,所以这是年前过门的新媳妇要送的第一个节令。农历三月正是柳绿桃红、燕子翩飞时节,而农家历来将燕子视为“家燕”,是家庭和睦兴旺的象征,并素有“燕子不落是非之家”之说,因此便把小燕作为新媳妇送三月三的礼物。

    “燕”为面塑,小巧玲珑,色彩斑斓,多用做家庭摆设供观赏,能存放多年;“三千”是虚数,少者几十个,多则上百个。婆家收下后要返回媳妇娘家一部分,留下的还要分给街坊邻居一些。对此,民谣谓之“小燕两头飞,媳妇有靠背”,即新媳妇在婆家和娘家都有依靠。

    “四月八,红头加吉(鱼)俩”———蓬莱靠海,农历四月正是当地加吉鱼上市季节,蓬莱人自古认为加吉鱼是最贵重的鱼,这不仅因为加吉鱼肉质鲜美,而且还因为它带有一个“吉”字,因此新媳妇四月初八送加吉鱼便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端午节送粽子”———蓬莱过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一为“小端午”,五月初五为“大端午”。至于哪个端午送粽子和送多少个粽子,没有统一规定。

    农历六月初六在蓬莱是大节,乡间久有“六月六,看谷秀(抽穗),揭开包子一包肉”的民谣,但新媳妇送六月六却含有另外一层意思,即“不送六月六,烂掉婆婆脖子后面一块肉”,意为六月六这个节令是管婆婆的,而婆媳关系历来是家庭和睦与否的关键,因此六月六新媳妇要送白面做的鱼和桃,在乡间鱼和桃向来被视做吉祥物,这是取“婆媳和睦、家庭幸福”之意。

    “七月七送巧果”,寓意为新媳妇“心灵手巧”。“八月十五送月饼”———数量多少没有限制。“重阳”是农历九月初九,送的东西也为面食,最常见的有发面大烧饼和红枣大饽饽。农家百姓从来固执地认为“姑嫂难处”是家庭关系的一大“烦”,而“九月九”这个节令恰恰是管大姑姐和小姑妹的,因此乡间便有了“不送九月九,死了大姑小姑捎带一条狗”的民谣。“过冬送包子”———到了大雪飘飘、天寒地冻的“冬至”节时,新媳妇要送白菜猪肉馅儿包子,数量多少虽没有规定,但乡间却有“不送冬,冻死公(公公)”的民谣,所以这个节令是管公公的,也是新媳妇送的最后一个节令,因之肉包子里便有了新媳妇对一家之主———公公的敬意,也有了新媳妇和公婆一家人紧紧“包”在一起的意蕴。

    俗语曰:“头一年的新媳妇是客。”送完节令,新媳妇也就变成了“老媳妇”,从此她要和自己的男人携手并肩,走上“生儿育女”和“抓家过日子”的人生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辛亥革命与山东
漫话郯城《姐儿妞》
新媳妇送“节令”
江家池街观鱼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