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售书二三事
2014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玉堂
  签售之后的几天里,我就一直这么感动着,也感慨着。同时也就想到,以后的书籍恐怕是要逐步走入收藏,也更加礼品化了。

  冷落与不冷落
  签名售书,是一种发行方式、商业行为,说到底就是利用作家的影响,多卖点书。还有什么?最近一次签名售书时,一位书店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主要还是集聚点人气儿,就像酒店办婚宴,其实利润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但还是愿意搞,为的就是集聚点人气儿、喜气儿一样。
  我参加过几次签名售书。一次是和省外的韩少功、李锐、方方,省内的张炜等一起为一套文丛,在省内几个地区的书店巡回签售。在省城的一家书店签售快近尾声时,一记者窜进来,从我开始挨个问,为何作家签名售书不如歌星或主持人签售火爆?前些天××来签售,买书的队伍排出一百多米去。我当即告诉他,读者跟追星族或狂热的气功练习者一样吗?你若发消息,一定要有分析,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好吗?之后,他接着问了其他几位作家同样的问题,也都得到了几乎同样的回答。可第二天,该记者还是在该报发了《作家签名售书受冷遇》的消息,一时全国三十多家报纸转载。
  看到这条消息,作为省内的作家,脸上甚无光;省外的作家却不以为然。韩少功说,我没觉得受冷遇呀,山东人很热情呀,签售40分钟,签出170多套去,每套6本,怎么是受冷遇?相反,我还觉得山东人有学问、爱读书,买书很踊跃哩!
  其他作家也都表示了同样的意思。其中一位作家就说,现在你只要说作家受冷遇或穷得要了饭,绝对会有好多媒体转载,完全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你要说哪本书受热捧,他们就不吭声了。
  众人哈地一笑,顿觉小事一桩,过去了。
与电影明星一起签售
  上世纪末,号称全省最大的青岛图书大厦开业的时候,我应邀去为我的一套新乡土小说自选集签售。去了才知道,与我同时签售的,还有一位著名的影星。该影星是我少年时崇拜的偶像,曾被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称为最漂亮的两个女演员之一,而另一位是红线女。
  如此一来,我压力大了。我寻思,该影星如此漂亮,又如此著名,她若签售,绝对火爆。我与她一起签售,不是相形见绌、自取其辱吗?可要打退堂鼓又显得畏缩和小家子气,遂硬着头皮上了。
  回到房间,我即给在当地某单位做领导工作的战友打了个电话,将如上形势如实一说,他立马表态道:你放心吧,你明天签售时,我赶过去陪你签,一套3本不是吗?那我先要50套,到时绝不让你闲着,你只要不闲着,就不会尴尬了吧?
  心里有底,一夜无梦。第二天上午签售时,我那身高体壮的战友如约而至,一去就坐到了我旁边。服务员要给我递书,他说,不用,我来!两行队伍,缓慢前行,而我面前的队伍行进得稍稍慢一些,因一套3本,每本都要签,故而显得格外忙,搬出来的书也格外多。有一位青岛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可惜我将他的名字忘记了)还一下要了15套。我一边签着,一边扭头看了看对方那边的情况,因她只签一本,显得稍稍轻闲些,再就是跟她合影的多,买她书的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多、那么火爆。
  签了个把小时,我战友要的那50套,还基本没签,我心里一下放松了。
  签售过后,我战友说,我一直盯着她那边呢,我感觉咱签的至少比她多三分之一,一个过气儿了的影星,你怕什么呀?人们买书还是更看重书本身的内容和质量吧?这点自信你应该有啊!
  我遂心里热热的,并甚以为然。
走入收藏,礼品化
  最近一次应邀签售那天正是父亲节,举办方也打出了“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的标牌。我在签名的时候就发现,几乎所有的购书者,手里都拿着两本以上的书等待签名——当然就是送给父亲或爷爷的。
  还有不下十个老太太,手里也拿着两本以上的书,除了自己要一本之外,另外的一本是送给孙子或外孙的。我问其中的一个老太太,你孙子多大了?她嘿嘿着说,两岁!而另一个老老太的外孙女只有四个月,也要我签上那孩子的名字。我心里真的是既感动又感慨,统统给他们签了“××从小爱读书”的字样。
  她们的第三代一个两岁,一个只有四个月,先给他们买了书放着,等他们长大了,能看懂这本书的时候,至少得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了吧?那时这些老太太在哪里呢?当孩子们拿到及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签售之后的几天里,我就一直这么感动着,也感慨着。同时也就想到,以后的书籍恐怕是要逐步走入收藏,也更加礼品化了。
  我的这本书倒是有一定的收藏性,因为是介绍地方戏的书,而当下仅从剧种而言,山东原有的26种地方戏已经消失或消亡一半以上了,我出这本书的动机,就是为了逐渐消失的纪念。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