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成功与否不能单看就业率
2014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26日讯(记者 李楠楠) 法学专业连续7年就业率持续走低,被亮了“红牌”,社会上不少人认为现在的法学教育有些泛滥。对此,不少参加“法治中国建设与法学教育改革”论坛的专家学者认为,法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看就业率,法学教育不是泛滥而应该加强,法学教育应该更自信地发展。
  25日-26日,教育部高校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法治中国建设与法学教育改革”论坛在烟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学院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论法学教育。
  根据今年6月上旬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连续第7年登上了代表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红牌”专业榜。很多人就此认为现在的法学教育泛滥,应该控制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对此,与会的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法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看就业率。
  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黄锡生说,“我不认为现在法学教育泛滥,全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近700万人,而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十几万,可以说数量远远不够,因为越多的人懂得法律知识,我们的法治中国建设才更容易实现。”
  “法学教育培养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培养的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四年之后他们头脑中的法律思维。”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院长刘军说,“这才是成功的法学教育。”
  当然,与会学者也不回避目前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适应力差、专业设置趋同,统编教材“垄断化”有损学术自由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佳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建议应该有一个淘汰机制,对于一些重复设置,社会反响不好的法律专业及时淘汰,对于一些执教水平差的法律教师也应该及时淘汰,应该选拔一些经验丰富的法律人才担任教师,防止出现一些教师刚出课堂就上讲堂的现象。”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长唐波说。
  “问题存在,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本科生刚入校的时候都是最聪明的学生,四年后我们能否给他们最好的法学教育?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努力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