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围城
2014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山围城
  摩崖石刻
  石屋
  石屋群落
     文/片 于夫          

  高家围子是一座山名。位于章丘市文祖镇水龙洞村西北1公里。大概是在清朝同治六年以前吧,这儿的山山沟沟曾经属于一家高姓大户在此“放马南山,牧羊北坡”。所以这座山就叫“高家山”,山下的沟就叫“高家沟”了。自三德范村阖庄在山顶筑起了石头围城之后,山名又被重新组合,被叫成了“高家围子”。所以,高家围子是旧山名与石头围城的合称,并非是高姓人家所修。
  从地图上看,高家围子海拔443米,恰与三德范村、水龙洞村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深秋,我们一行六人选择了从水龙洞村攀登的路线。
  天高气爽。山草已经枯萎。但仍然牢牢地恋着故土,在秋风中挺立摇动着。远远望去,像是给山山岭岭披上了一件黄色的蓑衣。也有“蓑上缀绿”之处,那是三五成丛不畏寒风倔强生长的荆棵。磊磊巉岩,莽莽黄草,碧碧绿荆,勾勒出了一幅幅壮美的大山晚秋图。
  我们一路向北,沿着山峪转。抬头望去,几个红衣村妇挑着担儿,甩动着一只胳膊,颤颤悠悠,贴着山皮移动了下来。近了,她们的荆筐中挑的是刚从梯田中收获的红皮地瓜。山道行不得车,运输只得沿袭着古老原始的方式。村妇们淳朴热情,按着她们指引的方向,转过一个山嘴,我们踏上了一条石头铺就的山道。山道上有许多不规则的石级,是从山体岩石上直接开凿出来的。山道光滑,透着岁月磨蚀的斑痕。这是一条古老的路。古道随着地形山势,盘旋弯曲,就像攀附在山体上打着许多“结”的绳索。
  沿着古道,我们一路攀登。当再一次气喘吁吁抬头仰望的时候,神经突然兴奋了起来——一座山头,一道石墙,高高耸立在视野中。石墙的尽头,一孔起拱的石门像一轮满月,悬挂在蔚然的天幕上。这就是高家围子。
  弃路登坡,攀至石门,萧萧山风穿门而过,撩起了我们的衣角。石墙长约200余米,高在2—5米之间,似一条巨龙,蜿蜒在石崖上。石门内径约两米左右,顶部呈弧形高高隆起,连接着石墙。是的,如果把这道墙比作是一条石龙,那么石门便是高高昂起的龙头了。也许在阴雨的天气,云雾飘动在山头,石龙兴许会真的腾飞起来。
  进入石门,山顶地势平缓,西高东低,凸凸凹凹的岩石,一片连着一片。其西、北两面是千仞悬崖,东、南两面是浑厚的石墙。围城南北狭长,面积大约有15000平方米。在这片呈鞋底模样的山体面积上,北部矗立着残存的12座石屋,参差错落在山岗上。石屋有的矗立在裸露的石坪上,有的隐蔽在石崖下,有的巧借崖壁,呈半自然半人工状。位置多选在避风朝阳的地方。石屋片石垒筑攒尖,下方上圆,酷似埃及的金字塔。石屋内部使用面积5—8平方米不等,透风透光而避雨。这是仅存下来的石屋,也许围城初建时石屋还要多,像一处原始社会时期遗留下来的聚落。聚落的中部还有一方储水池遗迹,容积大约在50立方米。围城隐蔽在群山中,借助天险,易守难攻。除了从石门可以出入外,其他方位都难于攀登逾越。
  石门位于西南方向。门内是一面石崖,如同影壁。石崖上镌刻着“大清同治六年三德范庄公立”12个大字。查阅历史,这个时期的清王朝已经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没落时期,正是捻军兴兵“进犯”章丘境域之时。社会动荡不安,兵匪蜂起,战争频仍,民不聊生,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人民为了躲避兵灾匪难,村民百姓在高山上修筑这么一处易守难攻的避难所,也就是一件必然的事了。
  我徜徉在围城内,徘徊在石门间。是的,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过去了,沧桑巨变,围城接待的再不是惊慌失措、扶老携幼、蜷缩于石屋内的人群了,而是一个个提着照相机、录像机精神焕发的造访者了。石墙、石门、石屋再不是战争与灾难的象征了,而成为了一册供后人阅读的历史画卷。我想,如果当年的筑造者们地下有灵的话,不会认为这是历史跟他们开的一个捉迷藏式的玩笑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