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养老并轨不宜“算旧账”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万事开头难,不开头万事都很难。“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设立过渡性养老金”的改革路线,将有助于凝聚更大的改革共识,虽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却可以实现平稳过渡。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意味着养老并轨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社保领域最难啃的硬骨头终于被摆上了台面,改革回应了民众关切,结果似乎应该是皆大欢喜,但是在一片点赞之中也有无奈撇嘴的表情。在一些人看来,改革方案没有拉平身份鸿沟,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在养老待遇上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也不足以改变现有利益格局。如果只做这种横向比较或者纠缠“旧账”,那么改革很可能能踟蹰不前,要推动养老改革阔步前进,必须循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向前看”。
  一些人之所以对目前的改革方案不太满意,通常是预期太高,希望养老并轨一步到位,彻底填平身份鸿沟,但忽视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养老待遇差距问题的复杂性。长期以来,企业人员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原来的退休制度,因为处于不同养老制度中,缴费的企业人员退休后待遇反而不如不缴费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这是显而易见的不公平。因为涉及到四千万“体制内”人员,养老并轨一直是坐而空谈的话题,这次的改革能够不避难点,由“体制内”动刀,已经体现出足够的勇气。万事开头难,不开头万事都很难。评价当前养老并轨的意义,也应当由此着眼,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从不缴费变为缴费,缴费比例与企业养老办法相同,待遇计发办法与企业养老类似,这就是理想的开始。
  这次改革的一个很重要原则是“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改革前已退休人员因此可以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一些人觉得这些“老同志”的待遇太优厚了。如果只看眼前,难免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很多公务员退休前的收入与企业人员是不能相比的,正厅级官员工资赶不上一个企业经理也不是稀罕事。纠缠于“旧账”往往扯不清理还乱,最终结果只能是扩大分歧,徒增内耗。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改革将很难破除“利益掣肘”。“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设立过渡性养老金”的改革路线,将有助于凝聚更大的改革共识,虽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却可以实现平稳过渡。
  在过渡期逐步解决问题,就是消化存量、做大增量,身在局中不一定能看清这步棋的得失,如果与周边一些国家作比较更容易明白,改革初始振臂一呼很容易,但是行至中盘能否把握住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往往很难。先解决目前最突出矛盾,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做增量改革,最终都会成为受益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