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吕淑慧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教育还能促进人左右脑平衡发展,提高人的智能素质,并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解除疲劳,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音乐教育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人的创造性有着特殊的作用。
  1、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教育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演唱、欣赏优美的旋律,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而且教会学生正确的呼吸和咬字、吐字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
2、在歌曲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唱歌曲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善于抓住歌曲的主题思想和音乐形象。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建立明确良好的音乐形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富有情感的声音再现这一音乐形象。如学习歌曲《唱给妈妈的歌》,首先让学生了解歌词的大意,在课前提前做好课件,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和妈妈对自己的爱,只有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才能渗透德育,准确表现歌曲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有着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由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曲式、配器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无论是反映那类题材的音乐,都是通过以上的语言来创造音乐形象,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前的共同任务,音乐教育又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自我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看一个电视节目中,他们介绍自己学校的教学理念时,说他们上每一节课都像是在做游戏,都像在玩中学,其实我也在想,我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也是遵循这种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节奏练习可以开火车,唱歌可以开火车,做游戏、包括打击乐器,孩子们在使用的时候,都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创新,改变各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唱,分组、当小评委、拿着用纸做的麦克风演唱,唱一首歌做动作可以加分,模拟舞台……,这就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啊!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们总是感叹说,一节课怎么这么快啊。真的,这样的教学,我觉得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发了学生多元智能,也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4、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所以,小学音乐教学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要通过充满人文关怀的音乐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由浅入深地聆听,以此来提高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在欣赏二胡独奏《小青蛙》,可以这样来引入:“小朋友们小青蛙回到家了,他们的家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他们在池塘里玩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很安静地来听音乐,请你将自己地感受用自己动作来表现!”学生开始聆听,当音乐很欢腾的时候,有的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模仿拉二胡,有的学生做小青蛙蹦蹦跳跳的样子。当音乐弱下来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表现小青蛙睡觉的动作,教室里很安静。当听到风雨来了时有的小朋友挥动手臂作风吹的样子,有的闪动手指手臂上下挥舞作下雨状。当听到公鸡唱歌的时候他们把一个手五指叉开放在头顶上扮演公鸡,老师及时地送上大拇指。当雨停了音乐的速度又加快力度加强时,小朋友又欢快地跳起来了,而且都是随着音乐的节奏跳动的。通过动作来表现所听到的音乐也是在低段学生中比较有效的聆听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会聆听并更好的听懂音乐和创造音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5、弘扬民族音乐
  优秀的民族音乐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音乐教育对培养热爱中国民族文化的情感具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热爱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加深对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多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多听一些我们的民歌,懂得民歌来自生活,使学生在演唱中感受各民族歌曲的不同特点,在学生的心目中占一定的位置。这样,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能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创造性的音乐学习,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为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