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忘返万竹园
2015年0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庆祥
  世人皆知趵突泉三股水,但对园中之园万竹园,不少游客却很少光顾。退休之后,我常徜徉万竹园,那片片竹林,那绝妙的建筑艺术,常常让我流连忘返。
  万竹园坐落在趵突泉公园西南角。看过趵突腾空,再绕过大片竹林,迎面长廊尽头有一处白墙黑瓦门楼,就是万竹园了。园区介绍说始建于元代,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又多次扩建。据说为明代大学士殷士儋辞官后所建。
  进门,迎面是假山障壁,其功能如同四合院的影壁墙,却比影壁墙壮观多了。假山是巨大的太湖石堆砌而成,体现“瘦、漏、透、皱”的特点,几棵参天古树与山石相依,周遭竹木掩映,更显得院落幽深。
  万竹园院落讲究。障壁右侧第一套院子是个水院,水池上搭建石桥通向后院,俯首看水,不知水从何处来,又流向何处去。这四周都是房舍,房基建在水上,其水渠暗道,历经数百年竟完好无恙,真要赞叹建造者的大智慧了。园内还有多处庭院,都是泉池相通,水渠穿庭入院,透出江南园林之奇巧。   继续前行,庭院深深,应是主人内宅,各院看似独立,实则都有甬道相通。后院是青砖到顶的二层楼,楼上与前院有空中通道连接。万竹园各院四角植树,院名即以所植树木命名,有海棠院、木瓜院、石榴院、玉兰院等等。春天,海棠争艳;夏日,榴花火红;秋季,木瓜硕硕;冬日,由于房屋建筑高度与间距合理,暖暖的阳光仍能越过前院屋顶照到后院。
  万竹园建筑典雅,各院相通。如果绕过障壁走进西院,可见门洞镶着一方介绍“杏花院”的石刻,这套院落呈南北中轴线形式,站在杏花院天井,朝北望去,每一处院落的正厅门扇敞开着,可以一望到底,显示出当年的气派与繁华,想必这是主人会客筵宴场所。
  过杏花院,进海棠院,此院宽敞豁朗,雕琢精美,为宅主处理政务、接待宾客所在。穿堂过院过石桥,迎面是爱荷亭。此亭建于水上,用十二根立柱支撑,内圈六根柱子间用木凳连接;外圈临水,设置了木椅,靠背向水面探出。这种椅子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设,可临溪观鱼,倚栏赏月,美其名曰“美人靠”,其椅背弯曲,人体靠坐歇息十分舒适。一旦你静静地落座,品味此景,细细端详那飞檐翘起,斗拱层叠,拱顶周遭一幅幅精美彩绘,是仙鹤,是古琴,是夏日的荷,还是南归的雁?
  万竹园的石雕、砖雕、木雕堪称传世精品。我驻足在爱荷亭的桥上,仔细揣摩桥头青石方柱的四面浮雕,看出有读书、农耕、收获、垂钓图,画出了古代士大夫的精神天地。万竹园有大量的雕刻作品,有的取材神话故事,有的寓意福禄寿喜,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珍品。
  后花园里,竹林青翠挺拔,临霜不凋。江北竹子本来稀罕,此处修篁细竹却独成景观,漫步竹径,徐北文先生的诗句浮上心头:“通乐忆殷公,看竹林潇洒,或逢仙子”。徐先生博览群书,用词有据,此句或指《聊斋》的《狐嫁女》一文,当年殷士儋“少贫,有胆略”,在此夜宿,遇见狐仙嫁女的故事。我本俗人,哪能窥见仙子,却看到一群姑娘小伙在阳光下聚精会神地画素描,他(她)们在用画笔描绘着名园之美。
  几只鸽子立在不远的围墙上,向着园内探头。啊!美哉万竹园,你不仅是古建筑的杰出标本,你还把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大众需求融合为一体。你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你是省城一处休闲的胜地,这里的一步一景,都渗透着生活的滋味。万竹园处处美景,无论从哪个院落、哪个角度留影,都带有浓浓的传统文化气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