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在“化”不在考
2015年04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乾阳

  今年1月,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曾发布消息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已改版完毕。近日,该中心再次表示,与上述中小学教材属同一系列的大陆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即将出版,预计会在今秋开学正式进入学校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道德的文化,是一个教人向善、给人智慧的宝库。在哲人的睿智言语中,在“君子”的一举一动中,中国人的行为曾经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指导。当然,我们不可能再恢复科举制,也不能仅仅拿四书五经作为教材,但是传统教育体系中培育德性智慧、塑造美好人格、构建和谐人生的思路值得我们去发扬。特别是在当今道德水准有所滑坡的社会背景之下,国学更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育是百年大计,在中小学中普及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近些年来,一些学校开始把国学纳入到教育内容当中去,社会上也出现了一大批现代私塾,将诸如“三百千”之类的蒙学读物和四书五经、《道德经》、《庄子》之类的文化典籍中的部分内容传授给中小学生。但是,由于没有整体性的设计,缺少权威的教材和优秀的师资,传统文化教育领域乱象丛生。因此,《教材》的编订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要想切实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展现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必须要扭转考试思维。传统文化对于中小学生的意义大体来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识层面,这包括诗词曲赋的记诵,国学常识的了解;另一个是智慧层面,这涉及到传统文化优秀养分的内在化,就是要在学生的人格培育、智慧提升上下工夫。在传统文化中,儒家重视人的道德养成,道家强调遵循自然的规律,墨家看重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存,兵家和法家则着眼于政治、军事层面的智慧谋略。这些智慧的精华无疑也应是国学教育中的重心所在。当然,智慧的获得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来不断调整教育的内容,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曾几何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我们一再挂在嘴边的口号,这种考试思维体现的是教育评价机制的落后。当今国学教育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把传统文化中的深刻智慧全部化作诸如诗文记诵、字词解释等形式非常僵化的考试题目类型。这一方面难以展现民族文化的真正价值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看到,这套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课后思考练习题的设置中,它有意培育学生深刻领悟儒道经典思想内涵以及对比中西文化的能力,还注重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结合,鼓励高中生自主探究人类哲学经典的精髓和本质。为此,教育考试部门也应该制定更为科学的传统文化素养的衡量体系和标准,例如应该减少高考语文试卷国学部分中的记诵类题目的数量,增加能够全面体现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综合性、发散性的论述类题目等等。
  当然,国学教育不能搞行政化的一刀切,还应该考虑各个地方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师生的接受水平。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鉴于此,我们可以先行开展《教材》的教学试点,探索一条培养学生兴趣的可行路径。这无疑又对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教材》编辑机构可以制定更为细致、准确、全面的授课指导文本,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积极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对任课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以便将传统文化教育工程落到实处。
  文化的魅力在于“化”,这种“化”是一种气质的变化,是一种人文的化育,是整个民族文明水准的提升。但是,这种“化成天下”的美好愿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来完成,因此,在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警惕浮躁的学风和功利化的评价机制。要想使传统文化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有刚健有为的开拓精神,又需要沉潜踏实的坚定意志。(作者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