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之言】
2015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优秀文化也可以“转基因”
  今天我们共同使用的这种文字,虽然叫做汉语,或者叫做中文,但是其中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而世界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西方人创造了一个词,叫做“公共语言”。公共语言是多元参与的、多元贡献的,其实一个民族的内部也包含了很多丰富的新的价值。我最近刚从福建回来,为我可能要参加的一次考察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的漫长旅行作一次预热。在那里,我就发现同一个民族中也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过去都认为中国人是农耕文明、安土重迁,但我觉得这大概是中国人特别喜欢一元论而制造出来的一个结论。今天用更宽广的眼光看中国,在那些大河的下游其实很不一样,他们面向大海,他们挂起所有的帆,向着未知航行,这是海洋文明。回顾我们的文学史,建构新的知识系统、树立文化自信的时候,我们要相信多元文化特别的价值。其价值并不在于建立很多不同文化的表演区,重要的是文化多样性就跟生物多样性一样,相信每种多样性的文化体当中都有一些特别好的基因,而大家现在知道基因是可以转的,生物的基因可以转,优秀的表达也可以转移。在全球化的今天,每种文化多样性要保持自己的孤立是不可能的,融汇是一定的。当我们提出文化多样性概念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在这个文化跟别的文化融汇之前,要尽量转移最优秀的基因跟价值。    ——阿来(著名作家)

经典今译或使文化传承成空话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宏富,但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组成部分的文化元素并不很多,连汉民族的服饰也没有真正流传下来。唐宋装漂亮,日本多有承继,我们自己则由于清代的雉发易服,反而从中阻断了。文言文作为古代典籍的一种载体,只要古代典籍本身尚有生命力,文言文就不会死亡。文言外壳包裹着的有我们民族活的文化传统,不能因为白话文成为普通的书面文体而抹煞了文言文传承历史文化的伟大功绩。古籍今译大热虽然是近年的事情,追根溯源倒也渊源有自。“五四”以后,郭沫若翻译过屈原的作品,后来文怀沙又译过。陈子展、余冠英则试译过《诗经》。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有关部门曾予以提倡,以为是整理和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实际上,大多数今译的试验都没有成功,没有哪一个读者肯抛开原文而去读译作。大手笔尚且难以奏效,如今临时凑人马,急着赶进度,一出就是逾千万字的全译本,结果可想而知。如果长此以往,各出版机构争相今译,甚至造成今译成为流行,原典反被冷落,青少年只以读白话的古代作品为满足,文化传承便成了一句空话。
             ——刘梦溪(文化学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