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喜欢脏,只是不怕脏”
2015年06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又到一年一度“麻小”季,我的同伴又被一盆盆地端上餐桌。可我看不惯的是:吃就吃吧,还不念我们的好,“说我们脏”,一而再再而三地中伤我们。伤心之余,我只好挺身而出为我们小龙虾来正名。希望各位能理性看待我们这些小生命。
  本报记者 王杰 见习记者 王小蒙            
我祖上是美国的 经由日本来到中国
  我是一只微山湖小龙虾,约九钱重,在北方龙虾里算是个头大的了。10日凌晨两点,我刚从济宁微山县乘坐货车“旅行”到了济南海鲜大市场,不幸的是,我很多伙伴还没到目的地就挂掉了。
  别看我只有八条细腿,却行动敏捷,肩上的暗红铠甲也如铜墙铁壁。别看我自己厉害得“掉渣”,可我却无法摆脱成为不少食客心头好的命运。
  我真纳闷人类为什么这么爱吃我们小龙虾。有篇报道说,欧洲人一年能吃6万吨——8万吨小龙虾,简直把我们吓尿了。
  我生活在淡水里,因个头不大,所以人们都叫我淡水小龙虾。也有人因为我胸前的大红螯唤我红螯虾。但其实,我真正的名字叫克氏原螯虾,英文名叫那个“Procambarus clarkia”(其实我也不会念,为了给各位科普,我临时搜索的)。
  一说英文名,想必不少人猜到我的出身了吧?不错,俺祖先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上世纪20年代末,我们20名同伴被一个日本人从夏威夷带回国。他原本想着拿我们培育牛蛙的饵料,可不承想我们如此顽强——用了不到四十年,我们克氏原螯虾就“占领”了日本。
  根据不少资料,我们最早登陆中国是在1929年,登陆地点在南京附近,应该很可能是被当作饵料引入我们的。
  现在,我的小伙伴遍布大江南北,江苏盱眙、安徽、河南,不少稻田、藕池里都可以见到我们。地域不同,我们被分为南方和北方两派,别看盱眙的小伙伴一个能有一两重,可北派龙虾身价却比它们要高呢。

日军改造我们用来清尸? 基因改造术那时还木有
  2010年时,网上开始流传我们“小龙虾是在二战时期,被日本人运到中国来清理尸体”的言论,看完之后,我唯一的感觉便是:荒谬至极。
  网上的那段荒谬言论是这么写的:“二战时期,驻中国的日军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但是考虑到用焚尸炉彻底焚烧的能源消耗太大,而如果采取初级火化,再分解成小块排放的话,会造成周围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因此日本人想到了当时日本国内随处可见的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克氏螯虾被成批运到日军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
  你看看,多玄乎,侵华日军竟把我们基因改造了。殊不知,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直到1953年才被发现。1980年,世界上第一只被基因改造的动物才诞生。非常不幸地告诉你,这只动物不是龙虾,而是只老鼠。
  根据史料:我们来华时间是1929年。综上所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尚未开发出改变动物基因的技术,日本人改造我们基因的说法也就无法立脚;而且,我们早在1929年便已来华,日本人又何须多此一举再从本国引进我们?

我们不是喜欢脏,只是不怕脏
  除了上述流言,我们小龙虾还背负着另一污点——许多人说我们污水里长大,越脏我们长得越大。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再提一下当年的“龙虾门”事件了。2010年,十多位南京食客吃了“麻小”后,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有的医学专家称,食客得此病是因为受洗虾粉牵连;也有的专家怀疑我们身体里有一种未知的毒素。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
  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人类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病理规律。据察,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但此后,关于我们“在污水里长大,体内含有多种寄生虫、病菌”的流言便不胫而走。或许“龙虾门”与我们体质相关,可说我们不爱干净,我就必须要澄清了。
  我们生存适应能力超强,中国各地的河湖江,甚至稻田、沟渠,都能找到我们。我们也不挑食,不管是水草、藻类,还是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能填饱剁子的,我们都不浪费。
  万一找不到食物了,我们还能忍受长达4个月的枯水期,能适应河海交汇口的微盐环境,更能迁徙几公里去寻找新的栖息地。可是,我们这些生存优点却更加深了人类的误解:说我们喜欢脏,说什么“小龙虾在越脏的地方,长得越大”,真是搞笑!
  其实这一切都与我们体内的虾青素有关。虾青素能够抵御外界恶劣生存环境,虾青素含量越高,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越强。我们通过食用微藻类来获取虾青素。如果脏水中富含微藻类,我们体内的虾青素就高,在脏水中的生存能力就越强。说白了就是:我们不是喜欢脏,而是不怕脏。
  养殖户们也可精了,都知道:我们在淡水环境下喂出来,个头大且干净,身价高商家抢着买;而在稻田或脏水长大的,个头小肚皮黑,买主都难找。

我们富含重金属? 每次检测都不超标
  既然说我们脏了,难免有些人就添油加醋诟病我们“富含重金属”。
  针对此说,我忽然有种“虱子多了不怕咬,债务多了不怕压”的感觉。但偶尔想起此类说法,我还是忍不住想用胸前那双鳌夹住造谣者,问问他到底从何得知此种消息?
  其实,早在1995年,上海的科研人员就曾检测过我们同伴的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汞、铜、铅、锌、镉等重金属在小龙虾体内均有检出,但全部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而且重金属大多集中于我们的虾鳃和内脏,肌肉中含量很低。
  此后十多年,该结果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2003年以来,苏州大学、江西农大和安徽大学的科研人员经过调查后,都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对于我们,这个研究结果其实很残忍。它不异于向吃货们宣告:可以放心大胆地来吃我们了;不放心就不要吃虾头。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对重金属很敏感,因为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我们根本无法成功脱壳,也就无法成活。
  顺带科普一下:根据研究,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越多。我们小龙虾以水草等原初生物为食,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重金属的积累低,正常养殖下,我们体内的重金属残留与大多数生物差异不大。
   以上恶毒流言带来的明显效果便是:国内吃我们的人减少了。一方面,我们还得感谢这个流言,他让我的不少兄弟就此免去了被吃风险;可另一方面,我们很痛恨这个流言,我们的一世清白就这样被莫须有地抹上污点。
  时间快到了,我也快被买家挑走了。唉!啥也不说了,说到底我只是想为我们小龙虾正一下名。各位爱吃不吃,不吃最好。
  (该文中所涉及的水产专业知识,由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相关专家张龙岗提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