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的“救市”逻辑
2015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房地产和股价暴跌,并波及证券公司和银行。而日本政府低估了严峻局面,起初没有马上采取强有力的救助措施,就连北海道银行、拓殖银行等地方性大银行以及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等全国性老字号也倒闭了。
  这通过资金链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一些盈利前景不错的企业也因缺乏流动资金而破产。至此,日本政府察觉到挽救局面的必要性,制定了《金融机能安定法》,向21家资本金充足率不达标的银行注入了1.8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23日元)的资金。
  后来,地产行业和银行业状况恶化,日本政府又制定了《尽快健全和增强金融体系法案》,再次向全国的重要银行注资8.6万亿日元,其中仅向理索纳银行就注资3.1万亿日元,成为该行最大股东,实际上等于把该行变成了国有银行。
  自上世纪末开始,在日本那次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先后向陷入危机的20多家银行注入资金总额高达12.4万亿日元。接受救助的银行要接受严厉的整改计划,包括整合重组、剥离不良资产和改革创新。整改之后,日本银行业逐步开始复苏,数年后接受救助的机构和整合改组形成的一些金融集团采用回购股份等方式逐步偿还政府注资。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政府排除阻力果断实施救助计划,避免了经济出现更糟糕的局面。日本大学名誉教授加藤义喜认为,在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并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有其必要性,需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干预,而是如何干预、何时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干预的时机非常重要,需要做出准确判断。
  据媒体报道,日本央行入市通常选择在交易日上午大跌之后,下午动用300亿日元至400亿日元资金,购买大盘绩优股托市。目前,日本央行持有的股票和股票基金市值在10万亿日元左右,约为东京股市主板市场总市值的2%。目前,那次救市的资金中还有2169亿日元仍是持有的股票资产。日本政府计划在股价总额涨至约5000亿日元时将其出售。这意味着在那次危机救援行动中,政府预期将获得1.8万亿日元收益。在日本零利率时代,这是可观的收益。
  加藤义喜认为,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措施和时机如果选择得当,投入的资金也不应该会遭受损失。这是因为干预成功的话,救市之际很可能是市场的底部,而在底部获取的筹码容易取得相应的收益。他说,中国政府最近维护股市稳定的举措无可非议,并指出不少国有银行等上市公司市盈率还不到10倍,具有投资价值,买入这些股票,中长期来看投资风险应该不会太大。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