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信”到“永信”需信息充分披露
2015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1月28日,河南当地首度公布调查结果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当年“被迁单”说法不实,也不存在私生女问题;而在25日,处在退休前夕的原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接受专访,于2011年“7·23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后首次直面媒体。
  虽说事涉不同领域,可二者都将社会思考导向了某个字——“信”。此处的“信”,既是指公共言行的可信度,也指地方、部门的公信力。如果说,释永信事件阐释了官方调查取“信”之道在于真,那王勇平如今对涉事发布会内情的坦白披露,对“反正我信了”等争议性话语的诚恳反思,则间接地诠释了政府立“信”须慎于细节的道理。
  在重大热点事件频发的当下,让公众走出偏信“黑幕说”“阴谋论”的迷雾,就该将“积极回应民意关切”基因植入充分信息公开中,去赢得其信服和认同。也只有摒弃了“反正我信了”的单向发布方式和官本位观念,以充分的信息披露取信于民,才能让人们摁下“永信”按钮。(摘自《新京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