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身教”不亚于“言传”
2015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向屠呦呦致敬的最恰当方式,就是尊重她作为学者不为世俗名利分心的个性,为淡泊名利的学者创造更有利的学术环境。如此,才会有更多的学者像屠呦呦那样专注于自己的学术,而不是各种各样的VIP待遇。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已于日前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即将到来的颁奖仪式。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此行备受舆论关注,很多人都在等待她的领奖演讲。其实,在关注屠呦呦如何“言传”的同时,认真体会她的“身教”或许更有收益。
  在屠呦呦启程飞赴瑞典之前,国内有关部门的官员曾亲往机场送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当一干官员在VIP厅等待话别时,屠呦呦低调地从普通通道走了。这个花絮似乎再次印证了屠呦呦的特立独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自觉远离VIP厅的“三无”科学家之所以能走到诺奖颁奖大厅,正是因为她选择了一条不为世俗名利而分心的学术之路。
  VIP厅和红地毯原本就应该属于富豪、明星的,这些东西对学术来说毫无价值,也很难想象一个热衷于此的科研人员会在学术上取得突破,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尽管如此,一些官员仍然把在VIP厅送行当成特殊的待遇。屠呦呦在获得诺奖之前可谓籍籍无名,现在能在VIP厅里被送行,在一些官员看来,给她这样的排场就是给她莫大的荣耀。
  用格格不入的方式和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寒暄话别,难免会整得彼此尴尬。但愿这戏剧性的一幕能促使更多的官员反思,如何避免把原本有望走向事业巅峰的科研人员引向VIP厅和红地毯。诚然,在提倡创新的时代,我们应该给科研人员更好的环境和待遇。但是,切不要以为给些虚头巴脑的头衔和随便花的津贴,就会起到激励作用。在科研领域,确有很多人已经把主要精力用在了争课题、搞经费和评职称上,最终反让学术和科研成了功利的奴隶。
  因为诺贝尔奖,“钱学森之问”曾经引发很多人的思考,公众在寻找答案的时候往往都要反思教育弊病,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都有触及。但是,从屠呦呦的人生经历来看,中国的教育方式未必是处处不如人,更应该让人担忧的是,弥漫社会的功利之心腐蚀了得之不易的教育成果。如果官员总喜欢在VIP厅里和学者话别,以此彰显学者的荣耀,恐怕很多科研人员都耐不住“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冲击诺贝尔奖有些虚无缥缈,倒不如争些眼前的名利更实惠。比论文数量,比社会知名度,已是耄耋之年的屠呦呦都不算不上成功,却出人意料地得了诺奖。这个不习惯在VIP厅里等飞机的老人,已经用自己行动回答了很多人百思不解的问题,只要能少一些功利和浮躁,中国科学家成为诺奖获得者并非遥不可及。
  为屠呦呦获奖而振奋的官员,更应该看到她的成功之处。向屠呦呦致敬的最恰当方式,就是尊重她作为学者不为世俗名利分心的个性,为淡泊名利的学者创造更有利的学术环境。如此,才会有更多的学者像屠呦呦那样专注于自己的学术,而不是各种各样的VIP待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