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端午习俗
2019年06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戴永夏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历来很受人们重视。因为时值盛夏,毒虫孳生,过去常常疾病蔓延、瘟疫流行,所以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与除瘟辟邪有关。这些习俗,有的流传至今,如插艾草、系五索等;有的则已经消失。重温这些失传的习俗,不但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增添节日的情趣。
  在古代,从宫廷到民间,都流行端午节互赠“辟瘟扇”的习俗。所谓“辟瘟扇”,就是扇面上绘有蝎子、蜈蚣、蟾蜍、壁虎、毒蛇这五种毒虫的纸扇。人们互赠“辟瘟扇”,是为了除毒辟瘟、健身强体。这种习俗始于唐代。宋代王溥在《唐会要》中记载:“贞观十八年五月五日,太宗谓长孙无忌、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遗卿飞白扇二枚,庶动精风,以赠美德。’推‘旧俗’之语,则知端午之以扇相遗,自唐太宗始也。”唐代冯贽在《云仙杂记》中更为明确地说:“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辟瘟扇。”      
  旧时过端午节,还有挂葫芦的习俗。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悬挂纸葫芦,以禳毒防病。纸葫芦是用各色彩纸折叠而成,葫芦下面缀有纸穗,显得十分精巧美观。端午为何挂葫芦?民间有多个传说,其一是说:有一次,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打油多少而自行付费。一些贪心的人便多打油、少付钱。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打油少付了打油钱。他回家后如实告诉母亲。母亲听后,责令儿子立即把少付的油钱送还卖油郎并赔礼道歉。吕洞宾深感其诚,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五将有大祸降临人间,回家后在门口挂一个葫芦便可躲过灾难。少年将此告诉母亲,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又立刻转告众乡邻。不久,一场特大山洪袭来,卷走了许多人,但挂葫芦的人家却安然无恙。从此便留下了端午节挂葫芦的习俗。
  在北京等地区,端午这天还有贴葫芦花的习俗。葫芦花是一种剪纸工艺品,一般是用红毛边纸剪成开口葫芦,再在葫芦上刻上五毒图案,象征着葫芦把五毒收进,给人们带来福禄(“葫芦”与“福禄”谐音)。正如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所言:“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贴于门阑之上,以泄毒气。”这种剪纸葫芦花一般在五月初一贴上,到五月初五揭下来扔掉,称为“扔灾”,即消灭五毒。
  “蛤蟆墨”是用癞蛤蟆加墨制成的药物。过去每到端午这天,早晨天亮之前,许多人都跑到水塘边捉癞蛤蟆(蟾蜍)。用墨锭从蛤蟆嘴里塞进肚子至肛门处,待蛤蟆憋死后,再放在中午的太阳下暴晒。晒干后的蛤蟆即为“蛤蟆墨”,据说可治多种疾病,民间常把它当消炎膏使用。
  端午节捉蛤蟆制药,典籍中多有记载。如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俗以此日取蟾蜍为辟兵(病),六日则不中用。”宋代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云:“虾蟆味辛寒,有毒,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疗阴蚀疽疠恶疮……生江湖池泽,五月五日取阴干,东行者良。”明末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也记载:“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由此可见,捉癞蛤蟆制药,有着久远的历史。 
  “五毒图”是以蝎子、蜈蚣、蟾蜍、壁虎、毒蛇五种毒虫的形状绘制的图案。端午节,许多地方流行贴“五毒图”,以辟毒虫之害。用“五毒图”辟毒有多种方式。有的将“五毒”绘制到“辟瘟扇”上,相互赠送。如清代顾禄《清嘉录》引吴曼云《江乡词》小序云:“杭俗,午日扇上画蛇、虎之属,数必以五,小儿用之。”有的将五毒图绣在香包上,在身上佩戴。如陕西咸阳一带,过去在端午节时,儿童都佩戴癞蛤蟆形状的香包,上面绣着五毒虫图案,当地称为“疥毒子”。有的制作“五毒符”张贴。如在清代,每至端午,北京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砂天师印章,上绘五毒虫作为符咒之形,悬而售之,人们争相购买,贴之于门首。还有的在端午节这天穿五毒衣。如明代宦官史家刘若愚的《酌中志略》记载,自五月初一至十三日,宫内太监、宫女都穿着绣有五毒虫图案的五毒衣和艾虎褂子。儿童也在端午节这天穿五毒衣或五毒背心、五毒鞋等,以辟邪、免灾、祛病、除害。
  以上这些失传的习俗,虽然在当今已难觅其踪,但它们却像掩埋在岁月长河中的珠玉,拂去历史的尘烟,依旧闪闪发光。因为它们曾是古人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历史文化链条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