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住着文化世家   流水带富桓台商帮
2019年09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渔洋纪念馆
  桓台博物馆收藏的甲骨
  乌河上的古桥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

  河流,往往能改变一个区域的命运。在桓台,孝妇河、乌河、猪龙河等河流过境,入马踏湖,进小清河。河流孕育文明,滋养出史家遗址等古老文化,走出了王渔洋等文化名流;河流带动繁华,培育出江北第一个“吨粮县”,流动出名震省城的“桓台商帮”。
孝妇河畔出名人 新城王氏不简单
  在桓台县,提起当地历史名人,每个人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王渔洋。王渔洋的故里在桓台新城镇新立村,距离孝妇河很近。
  孝妇河是小清河的支流,被淄博人亲切地称作母亲河。孝妇河发源于博山,流经淄川、张店、周村与桓台,因孝妇颜文姜取此河水孝亲而得名。承载着孝道的孝妇河,绵延数百里,流过千年岁月。孝妇河两岸丰饶的土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除了一代诗宗王渔洋,还有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绝世之才赵执信等。
  王渔洋,原名王士禛,号渔洋山人。他是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曾在济南大明湖畔建秋柳诗社,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有意思的是,这位诗坛的领袖人物,曾官至刑部尚书,亦文亦武的他游刃有余,比起后来的那个淄博老乡蒲松龄混得不知道好多少倍。
  到了新城镇新立村才发现,王渔洋在当地的影响不仅仅是几间故居那么简单。王渔洋所在的新城王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自明朝嘉靖年间以来,他们家就保持着“批量生产”优质人才的传统。明清两朝中进士30名、举人52名,出仕官员100余人,四品以上12人。其中,以明末的王重光和清初的王渔洋最为杰出。前者,明嘉靖皇帝追赐“忠勤可悯”,后者,清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
  论建筑等级,王渔洋的故居比起北京恭王府、曲阜孔府等差了太远,可在细节处,还是能看到这个文化世家不一般的品位和旨趣。王渔洋卧室里有个“暖地”,据说是王渔洋从故宫带回来的技术,冬天用来取暖,相当于今天的地暖。王渔洋的院子里营建了雅致的园林小品,几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其实大有来头:“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曾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心头肉”;“水月松风”石屏刻有廉政寓意的图案,文图底蕴深厚,现在是国家一级石刻;百鹿石除具有瘦漏透的审美特征外,或象形或雕刻有众多小鹿,妙趣无限。
  出王氏故居东行约百余米,路旁有一座气势不凡的牌坊,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砖雕牌坊。该坊是为了表彰明代兵部尚书王象乾功绩,经万历皇帝特旨敕造的。因御赐追封其祖上三代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故而该坊被称为四世宫保坊。这座牌坊距今已近400年,周身斑驳的灰色,似乎浸满了烟火味道,向人们诉说着岁月沧桑,坚守着王氏家族的往日荣光。
  万万没想到,在一个以工业为主的乡镇里,在不起眼的省道沿线,藏着这么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纪念馆,里面陈列的物品多是四五百年前留下来的珍品,没有牵强附会的仿品,更没有矫揉造作的伪装,历史就这么摆在眼前,经过百年的积淀,留给后世的,是新城王氏做学问的勤恳,做官的清廉、做人的务实。
  孝妇河勇往直前,奔流不息,千百年来如同鲁中大地的一条大动脉,滋润着淄博这座拥有灿烂文化的历史名城。齐地的前进与发展,不断装点着这条古老的河流,使它历久弥新,充满生机与活力。
乌河壮美似江南 桓台商帮闯济南
  乌河的源头地在临淄辛店小黄山之阴矮槐树村,从矮槐树村向西北流去,一路流经临淄、索镇、张桥、耿桥、鱼龙等地,最后流入马踏湖,汇入小清河。
  “长江万里源西天,滚滚东流不复还。北有乌河多壮美,繁华盛况越江南。”乌河向西连接着小清河,是济南府到索镇唯一的一条黄金水道。
  索镇是桓台的县城所在地,其中心地位确立,就跟乌河的水运有直接关系。现在的桓台拥有“中国建筑之乡”、江北第一个“吨粮县”等美名,而在过去,桓台的商贸尤其著名,曾诞生出了以苗海南、张东木为代表的“桓台商帮”。
  乌河与小清河贯通,使索镇自古以来缘水而聚商。河里舟楫穿梭,驿道上车辚马啸,索镇成为鲁中粮、棉、盐、油商贸集散地,也是最大的粪肥交易市场,索镇大集总是人头攒动。
  那时候,索镇人有种说法:“要想挣大钱,必须闯济南。”紧挨着大集的索镇东镇庄的高氏家族、北辛庄的苗氏家族率先在索镇大集上赚了钱,有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后,他们到济南建粮栈、设店铺、开办印染厂,搞起了实业。随后,桓台有实力的各个家族纷纷效仿,异常兴盛,并最终成为齐鲁民族工商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成就民国时期齐鲁商业的一段不朽历史传奇。
  不仅商业,就是农业也离不开乌河水的滋养。马玉涛的老家是张家桥庄,紧挨着乌河河畔,村民长期以种粮为生。据他介绍,旧时村民们为让离乌河远的土地也能丰产,特从济南请来技师,教习开凿“洞子井”,以引乌河水灌溉田地。所谓“洞子井”,就是在地下六七米深的位置打一条隧道,一头通乌河,一头与田里的水井连在一起。旧时村民在乌河两岸打井灌田,获得增产,此举引得沿线村庄纷纷效仿。
  庄里除种地之外,还种植白菜。马玉涛说,当地种植大白菜在周边县乡是最早的,所种白菜因浇灌了甘甜清澈的乌河水,品种好、产量高、收益高,远近闻名。那时庄里得乌河水路之便,所产白菜立冬之后,多装船顺乌河转小清河,西去济南或供应沿小清河沿岸的县城,有时也会顺陆路南下去淄川换煤炭。上世纪八十年代,白菜主要供应东营胜利油田职工,产销达到了鼎盛。
  后来,受工业化影响,有段时间,乌河真的成了乌河,遭受了严重的水污染,航运、灌溉功能都不得不废弃。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淄博对乌河的治理工程几乎就没有断过:关闭排污口、整修河道、沿河建设湿地景观……经过治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宜居生态环境又回来了。

史家遗址出甲骨 周公东征留痕迹
  桓台是文化大县,20年前就建起了一座气势不凡的博物馆。走进桓台博物馆一楼展厅,史家遗址出土的两枚卜骨片静静沉睡在橱窗内。这两枚看似残缺且不起眼的卜骨,如今可是桓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95年,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建窑烧砖,需从村西南一处突兀高埠取土。在铁铲的起起落落中,史家遗址,一个惊世发现不期而遇,打破了乡野的宁静。
  很快,当地组织专业力量,对史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晚商时期的城墙、环壕以及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等重要遗迹。其中,木构架器物坑内出土完整陶罐、壶等上百余件以及刻有5字符号的卜骨。
  史家遗址刷新了不少考古记录。中部沟壕壁为土台遗迹,遗留有加工痕迹,其使用年代自龙山文化至商代。井字形木构架祭祀坑为岳石文化晚期遗存,这种结构方式的祭祀遗迹,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祭祀坑底层出土的两件刻有文字的卜骨,形态较为原始,约在公元前15世纪以前,属岳石文化晚期,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甲骨文之一,它比安阳殷墟甲骨文至少提前300多年。
  关于史家遗址的甲骨文性质,已经争论了20多年,而史家遗址周围还有更多秘密等待破解。1987年,在史家遗址附近的旬召村东北一大型遗址发现一座商末周初墓葬,出土有“叔龟”铭文的铜觯,经判断为商代奄国之器。
  桓台古代属于薄姑国,后来属于齐国,奄国的位置应该是在曲阜一带,奄国的青铜器为何跑到薄姑国的领土上?这还要从周成王时期的一场战争说起。《史记》记载:“成王既迁殷遗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由此可证,这件青铜器应当就是周公东征迁奄君于薄姑时的遗物。
  桓台县是商周时代遗址比较集中的地方,发现比较有名的商周古文化遗址5处,面积最大的田庄史家遗址有20余万平方米,田庄旬召遗址也有9万平方米。在这些商周时代文化遗址中,史家遗址与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间距最近,只有30里左右。学者推测,周公东征后,在鲁北敌对势力中心区域设防,其位于所建军事重镇偏南的一侧,即今邹平、桓台一带地方。
  种种迹象表明,周代初年周公成王东征取得胜利之后,周王朝在高青陈庄一代建军事重镇,威慑、监理的重中之重,矛头所指向的主要对象,很有可能就是高青陈庄南偏东一侧的桓台县史家殷商旧址。
  史家遗址一带,自明清时期就出土过不少青铜器,只不过后来大多下落不明,或许,它在历史上的地位,远比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更重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