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开国大典的“上映”之路
2019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天安门广场上的场景。
  解放军受阅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中国女青年对米科沙的彩色摄像机很感兴趣。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开国大典的画面、影像资料都是黑白的。但是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电影《决胜时刻》却向国人赠送了一个“大礼包”——经过修复后的彩色4K版开国大典历史影像画面,第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修复后的画面真实还原了当时现场的所有细节,人们仿若亲临盛事。当历史的真容不再囿于黑白,当时代的面貌清晰可见,看着镜头中的天安门城楼由黑白变换成彩色,仿佛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九雨农
  
刘少奇秘密访苏
斯大林赠送“礼物”

  1949年6月21日,北平清华园火车站,一列火车趁着夜色向北驶去。火车上的乘客不多,但是大家表情都很严肃,其中一位就是刘少奇。他受中共中央所托,率领一个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在莫斯科,他需要向苏共领导人,也就是斯大林本人介绍中国革命的基本情况,同斯大林讨论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苏关系等重大问题,为新中国争取有力的国际支持。   
  这次访问,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向国外派出的第一个访问团,意义非常重大,保密级别也极高。按照计划,刘少奇的专列离开北平之后,先到沈阳,然后坐火车到大连,再从大连换乘苏联派来的飞机,绕道朝鲜半岛,经新西伯利亚等地,到达莫斯科。
  经过一番舟车劳顿,六天后刘少奇抵达莫斯科。双方见面后,斯大林热情称颂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在政治上的成熟表示了高度赞赏。更令刘少奇高兴的是,他不但和斯大林就中苏两国如何进行互助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还得到了苏联给新中国提供三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向中国派遣经济、军事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七个方面援助的承诺。
  这些援助,对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可谓“雪中送炭”,刘少奇对斯大林和苏联政府进行了感谢,双方的感情进一步升温。斯大林对来自中国的朋友格外热情,当他听说中国共产党正在筹备举行开国大典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向刘少奇提议,希望苏联能够派摄影师前往中国,用相机去记录这开天辟地的时刻。
  刘少奇听到这个提议之后非常高兴。他知道,当时的中国摄影事业,刚刚经历了战与火的洗礼,无论是摄影技术,还是摄影手段,都与苏联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那时的苏联已经拥有了彩色摄影技术,而国内的摄影师大多摄制的还是黑白影像。如果有苏联摄影师的助力,我们就能更好更完美地记录这历史时刻。想到此,刘少奇向斯大林真诚道谢,并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
  8月14日,在圆满结束对苏联的访问后,刘少奇启程回国。和他一起前往中国的,除了200名苏联专家之外,还有一支由摄影师组成的队伍。这些来自苏联的朋友,对此次中国之行充满了期待,特别是一个名叫米科沙的摄影师,更是显得格外激动,恨不得肋生双翅,马上飞到中国来。
米科沙二度来华
用天空向新中国致敬

  米科沙这么激动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在此之前曾经来过中国。
  米科沙的全名叫做弗拉基斯拉夫·弗拉基斯科拉沃维奇·米科沙,是苏联著名的电影摄影师、导演、编剧、战地记者、评论员。米科沙曾在1943年、1949年和1951年三次获得斯大林奖金,1976年荣获苏联国家奖章,1990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在米科沙的创作生涯里,中国是他认为最重要的外国题材。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45年。当时根据雅尔塔会议的约定,苏联红军进军中国东北。作为随军记者,米科沙也跟随苏联红军来到了东北。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末期,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关东军仍在负隅顽抗。在苏联红军与日本关东军的战斗中,米科沙亲眼见识到了侵略者的丑恶。后来,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接手东北,米科沙本以为,中国人民的苦难到头了,但是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再次让他失望。在米科沙的镜头里,国统区的中国人民,仍过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生活。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米科沙开始注意到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群众运动,更是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唤醒这饱受磨难的民族。他在日记中,曾热情地称赞中国共产党:“觉醒的中国,不允许黑暗再次遮蔽光明。”
  不久后,米科沙返回苏联,但他仍时时刻刻牵挂着中国。事实证明,米科沙的判断是正确的,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压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刘少奇访问苏联后,作为苏联彩色摄影先锋的米科沙,再一次接到前往中国的邀约,这让他兴奋得难以入眠。
  1949年秋,米科沙和同事们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拍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并留下了大量的纪实照片。当然,对于米科沙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此行最重要的报道主题还是开国大典。在报道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时,米科沙决定突破常规,利用“红”“喜”“天”三元素反映这一盛事。
  “红”比较好理解,就是大红灯笼、国旗,在米科沙的镜头里,这些喜庆的庆祝物品经常出现。
  “喜”就是人民的表情,比如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笑逐颜开,初来北京青年的喜上眉梢等。
  至于“天”,就是天空,在米科沙的照片中,将大片背景留给了天空,有时候天空甚至占到照片一半以上。之所以这样布局,按照米科沙的解释,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起了新中国,可谓“换了新天”,米科沙想通过拍天空的方式,让苏联人民更好地理解新中国。
美苏同摄开国大典
一场大火留下遗憾

  事实上,在开国大典当天,除了米科沙等苏联摄影师外,还有一个美国军官在偷偷进行拍摄。
  最早发现这名军官拍照的,是负责警戒和保卫开国大典安全的公安人员。他们发现在原美国驻北平总领事馆的门口,有个美国军官频频拍照。虽说,这个美国军官离天安门城楼主会场较远,但是离受阅部队很近,这引起了公安人员的警惕。
  随后,公安人员立即将此情况向指挥部进行了报告,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个美国人的身份,他的名字叫做戴维·包瑞德,是原美国驻北平总领事馆的武官。此人在抗战后期曾经以组长的身份率领美军观察组到过延安,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有交往,而且交情还不错。
  尽管如此,公安人员也不敢怠慢。查清身份之后,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用紧急电话向天安门城楼上的总指挥聂荣臻报告。聂荣臻觉得这是外交事宜,需要请示毛泽东,于是便将这个情况向主席进行了汇报。
  毛泽东听罢,想了想,对聂荣臻说,不用理会,“让他照,不管他。我们这是公开的嘛,让他给我们当个义务宣传员。”
  尽管毛泽东作出了指示,但是聂荣臻还是觉得不太放心,他专门派人盯住了包瑞德,一旦他有异常举动,立刻上报。后来,据公安人员报告,包瑞德一直很守规矩,没有远离原美国总领事馆一步。
  与包瑞德相比,米科沙和他的同事们要幸运得多。他们可以随意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拍摄,甚至连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都配合他们。为了方便这些苏联摄影师拍摄,党中央还专门为他们配了一辆小吉普,并在天安门城楼的东侧,为他们搭了一个高台。
  优越的拍摄条件,激发了苏联摄影师们的干劲儿,他们跑上跑下,不放过开国大典每一个精彩瞬间。他们拍摄了毛泽东讲话,也拍摄了升国旗阅兵,甚至对晚上的联欢也进行了拍摄。回到下榻的宾馆之后,米科沙等人看着几十个沉甸甸的胶片盒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但是没过几天,意外发生了,堆放胶片的房间突发火灾,几十本胶片几乎全部被烧光,来自苏联的摄影师们虽然奋力抢救,好不容易抢出几本残片,但是其他的影像资料全都被大火烧掉了。所幸的是,被抢救出的正是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珍贵镜头,而这些残片,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彩色4K版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像。
  事发后,周恩来亲自过问此事,责成公安部门迅速调查。经仔细侦查,排除了敌特破坏的可能。大火是因二楼客厅丢弃的烟头点燃沙发引起的。当时苏联摄影师在三楼休息,胶片就放在二楼靠近客厅的办公室里,当在三楼休息的摄影师被浓烟熏醒后,再想去二楼抢救电影胶片,已经来不及了。
  据说,这些苏联摄影师在回国之后,受到了斯大林严厉的斥责和处分。为了表达歉意,斯大林又派著名导演格拉西莫夫来华进行重拍,周恩来吸取上次教训,让中方人员参与其中,这部作品就是中苏合拍的大型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
  可以说,从摄像机到大屏幕,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走了一条非常坎坷的道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感谢这些来自苏联的摄影家,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才有机会重温开国壮举,感受那澎湃人心的时刻。


□本版编辑:徐静  □美编:继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