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厂越来越多的80后“牛人”立足基层岗位建功立业
三“牛”并进,同耕效益田
2019年10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油井问题点就是牛杰的工作焦点,就是创效的突破口。                 通讯员 吴燕 摄
  练就“水上捞油”绝活,关键在于精细研究每一项资料,踏踏实实挖掘每一处增油潜力。 通讯员 董艳 摄
  选择油田,扎根基层,牛猛扑下身子,躬身实干。             通讯员 吴木水 摄
     “我们每一名胜利人都像‘牛’一样苦干实干、求实创新、踏实低调、坚韧不拔……”最近,为胜利油田“卡通形象‘牛’”起名字的活动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如今,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也是“牛人”辈出,有越来越多的80后“牛人”接过石油前辈的接力棒,立足基层岗位建功立业。这其中便有牛杰、牛雷、牛猛等三个代表人物,他们有相同的姓氏,也有相同的“牛劲儿”,更有相同的“胜利牛”的风采。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王阳 吴燕 董艳

牛杰:问题的终结者
  号称“问题终结者”的牛杰,今年37岁,是河口采油管理五区技术管理室主任。这一称号名副其实,从计算机的维护到电网的维护,从“四化”平台管理到生产技术创新,凡是技术上的问题,似乎总难不倒他。
  曾经,采油管理五区面临“如何发挥‘四化’功能,提升热洗质量,让油井多出力”这一课题。解决好这一问题非常关键,因为热洗质量关系到油井的生产效益。
  两年前,刚刚进入管理区技术管理岗的牛杰借着“四化”建设的东风,重拾计算机专业“老本行”,主动承担起提升热洗质量这一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他结合工作实践,查阅大量资料,经过3个月的设计、摸索、试验,研制出便携多参数采集设备。借助井场采集数据形成的实时曲线,更加直观地描述热洗井进出口数据的变化,实现了热洗全过程实时监控,让热洗质量明显提升。
  在同事们眼里,牛杰有时候爱钻牛角尖,遇到问题不解决总是吃不好睡不好。牛杰自己也说,他总喜欢挑战自我,觉得问题是改进工作的机遇,也是创造效益的源头。
  一年多来,随着管理区人力资源优化力度不断加大,牛杰意识到应用四化技术和生产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是大势所趋。但现实生产中,很多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发挥信息化的最大作用。其中,针对冬季单井加温炉炉火频繁熄灭的问题,牛杰萌生了研制一种更适合现场应用的高效加热装置,降低重复性工作量的想法。
  经过现场调查,牛杰发现由于低产油井间出特性突出,水套炉加温效果不好,干线炉容易干烧导致盘管穿孔,而电加热炉能耗居高不下。
  在详细比对各种加温装置试验数据和运行指标后,他大胆向原始装置“开刀”,对三口低产井实施空气源集成加热装置改造,并根据试验结果不断改进设备。去年冬天,这三口低液井节约成本19.3万元;针对注水开发中易发生水锁效应,牛杰和技术室的同事积极探索应用新型降黏剂进行化学吞吐解堵,并在管理区3口井上进行先导性试验,日均增油近12吨。
  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牛杰提出4条合理化建议,发明了8项成果,累计解决各类生产难题40余个。


牛雷:“水上捞油”的能手
  前几天,河口采油厂埕东油田埕14-侧平101新井顺利投产,日产油5.2吨,含水72%。虽说单井产量一般,但这口井的成功让牛雷兴奋不已。
  37岁的牛雷,是河口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开发室埕东组组长,为人朴实,话不多但业务精、脑子活,干起工作来就像老黄牛一样扎扎实实,勤勤恳恳。
  牛雷所在的埕东油田历经40多年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成了纯粹的“水上捞”油藏。今年5月,牛雷响应采油厂“技术下基层”的号召,带领三名同事投身到勘探开发一线,向埕东这块硬骨头再次发起了挑战。
  作为组长和组里唯一的男同志,牛雷是名副其实的“顶梁柱”。摸排措施、找井位、一体化决策……起初一连数周的高负荷工作,把同事陈丽给急哭了。性格内敛的牛雷没有过多的言语安慰,而是悄悄的塞给了她一块糖,并暗下决心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针对“水上捞”难题,牛雷积极转变思路,带领组员强化油藏精细研究,从层间进行挖潜。牛雷直言:“油水过渡带的特点是离边水较近,存在次生底水,由于埕东东区油层厚,油层顶部会存在一定的剩余油,有钻水平井的潜力。”
  基于这一点,牛雷跳出“边角找油、构造高点找油、断层边部找油”的思维定式,把找油的“放大镜”聚焦到了油水过渡带上。经过连续几十个日夜的攻关,他和同事选取目前储量失控的埕14-平101井区开展水平井试验,并依靠侧钻技术挖掘厚油层顶部潜力,取得了成功,也让埕东油田东区油水过渡带上找油有了定论。
  很多人觉得埕东油田潜力快挖掘完了,但牛雷不相信。今年以来,他带领组员们重新梳理潜力井,充分利用技术一体化决策机制,对“不被看好”的埕913-3井和埕913-斜45井实施压裂措施后,日增油20吨。另外,对埕13-6、埕11-X72和埕7-9三口含水超过99%的低效油井实施卡封高含水层、补孔剩余油富集的措施后,分获12吨、7.5吨、6吨日油产量。
  如今,面对“埕东油田东区还能采几年”的质疑,牛雷信心满满:“随着技术进步、认识深化,再效益开发10年乃至20年,不是问题。”


牛猛:员工的贴心人
  “同舟共济”这是牛猛上任河口采油管理五区注采505站党支部书记那天给自己题得四个字。他说,在油田改革攻坚期,作为党支部书记,最需要用同舟共济的态度和行动,团结凝聚员工,支持油田改革发展。
  33岁的牛猛,虽然岁数不大,但是做人做事成熟老练,成为站上43名员工的贴心人。只要员工思想上行为上有“风吹草动”,牛猛总是很“多心”,在察言观色中解疑释惑。
  50多岁的夏师傅,平日工作很努力,但是因为年龄大、转岗时间短等原因,经常记不住岗位巡检项目,漏检缺项成了常有的事。牛猛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根据自己的巡检经验,为像夏师傅这样的“困难户”,设计出了《注采站HSSE日常点检对照表》,将岗位安全风险点分“站区、游梁式抽油机、高原机、单井”等4个方面、32个小类、283项,并逐一备注了正确的处置方法和自查分值,方便员工销项自查。
  “这就像个小地图,搞不清了就看看它,可方便了。”现在,夏师傅再也不愁巡检工作了。
  想方设法为员工分忧解难,不仅体现在安全生产上,更体现在维护员工权益上。随着人力资源优化力度不断加大,牛猛所在的站由过去的88人减少到43人。为了“让适合‘外闯’的人走出去,让岗位需要的人留下来”,牛猛开办了班站转变观念小课堂,自己当老师,利用送班会每天传播新观念新理念,并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员工思想上的新问题新矛盾,引导员工看到自身的价值,并积极创造更大价值。
  在注采505站的院内有两个信箱,牛猛称之为“防浪堤”,目的就是让员工有个倾诉的出口。他特地将一个信箱设置在显著位置,方便大家看到;另一个设置在相对隐蔽的地方,方便大家匿名投递。对诉求内容也不做限制,小到班站卫生,大到工资薪酬、家庭矛盾。
  不久前,他通过信箱收到员工意见,反映取样工作存在样桶多,电动车不方便携带等问题。于是,他联合站上创新小组发明了“六宫格”收集箱,可以将多个样桶固定在一起,防止撒样。信箱设置半年来,共为员工解决问题11件,员工满意率达百分之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