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盗拓的南朝石刻,多少楼台烟雨中
2019年10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群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将纸铺开,紧贴在一座大型动物石刻上,随后便忙着拓印,不时传来击打石刻发出的响声。不久前,文物爱好者“若耶溪”和朋友一起到江苏丹阳三城巷一带寻访南朝石刻,拍下上述画面传到网上,引起了公愤。
  涉事的某大学带队老师解释,此举是课堂结合野外进行游学,将南朝石刻拓片用于学习研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违法”。10月9日,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表示,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涉事的师生于当日支付5000元的石刻清洗费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共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时期,南朝皇帝和王侯去世后,在陵墓前留下了许多神道石刻,这便是南朝陵墓石刻的来历。
  这些石刻分布在江苏南京、句容、丹阳三地,其中,丹阳以齐、梁帝王陵刻石为主。这些石刻纹饰精美,气魄雄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早在1988年就被划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可以说是中国帝王陵墓石刻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古代陵墓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根据媒体报道,早在2014年,位于南京的南朝萧景、萧憺陵墓石刻也曾遭非法拓印。警方在调查后,对盗拓者作出拘留7日、罚款500元的处罚。为了清洗石刻上残留的污迹,前后共花费3.5万元,才将墨迹污染基本清洗干净,但碑文阴刻字体已经受到墨汁侵蚀。
  拓印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法,它是将纸覆在碑刻、青铜器、甲骨、陶瓦器、印章封泥、古钱币等器物的文字、图形、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将其原大拓印在纸上的技法。始于六朝,最早是用来拓汉魏石经及秦刻石的。唐代以后盛行,宋初用来以拓古器文字。到了清代晚期,随着金石学研究的盛行,墨拓的应用更为广泛。
  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拓印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拓本的传世,使得许多散失毁坏的古代碑刻的内容被保存下来。比如书圣王羲之的墨迹,在经过一千多年的天灾人祸、沧桑变迁后,如今不仅真迹早已荡然无存,即便是那些“下真迹一等”的钩摹古本,也珍贵无比。所幸,《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北宋拓本、《淳化阁帖》祖刻本等,为人们留下了王羲之字迹的本来面貌。
  又如《化度寺邕禅师塔铭》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代表作。据史料记载,在北宋的时候,一个名叫范雍的人在南山佛寺见到这石头碑帖,禁不住叹为“天下至宝”。谁知道,那寺中的僧人听错了,误以为石中有宝。结果,“破石求之,碑断为三,后经靖康之乱,残石毁佚”。此后,仅余碑帖拓本存世。
  应当说,在各种文物材质中,石质已经算是寿命很长的了,可是依旧经受不住岁月的侵蚀。丹阳南朝石刻是由石灰岩雕刻而成,经过上千年风化的石刻表面质地疏松,很容易损坏。墨汁流淌、渗入石刻内部,会导致石刻图案无法辨识,而敲击则会对石刻本体造成损害,造成表皮脱落。
  尤其是在拓印技术简单粗暴的年代,为了让湿纸进入阴刻线纹或笔画之内,往往会在湿纸上垫上毡片用木槌击打,时间长了很容易把石质差的表面打出片状剥落、表面渐浅、透墨染石的现象。如王铎书写的著名法帖《拟山园》,曾被砸得面目全非,被世人所称赞的“苍老劲健,全力以胜”之风已一扫而光。
  因此,文物拓印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并采用专业技术,否则会对文物造成污染、损坏。因此,文物拓印必须经文物部门批准。而南朝石刻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更是需要国家文物局批准才能拓印。
  值得一提的是,年代久远的拓片本身已经成为了文物,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这也是长期以来,非法拓印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收藏拓片可以追溯到宋代。欧阳修收藏碑帖拓本上千卷,还编写了《集古录》,开拓片收藏研究大家之先河。赵明诚与妻子李清照一生酷嗜金石彝器,对两周以来金石遗文无所不涉,后辑成《金石录》传世。康有为、鲁迅、于右任等都是收藏拓片大家之代表。
  收藏圈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张好拓片,一座四合院。”著名收藏家朱文钧以自己三十余年之心血,收藏汉唐碑帖拓本七百余种,他曾为收藏宋拓《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忍痛变卖掉家藏明代沈周的《吴江图》和文徵明的《云山图》,才凑够款额四千块大洋。据说在京城当时买一所四合院才七八百元,买这件拓本等于买五座四合院。在新中国成立初,他将所藏的七百余件汉唐碑帖捐给故宫博物院。
  如今,国家文物部门明文规定:“元人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的整张拓片和罕见的拓本,早期初拓精本,多字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拓本或近代拓本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与艺术专业师生非法拓印类似,近年来,在民间出现了很多“野生”文物爱好者和保护者,比如自发组织的“走陵人”团队。所谓“走陵”,就是对有历史价值的古代陵寝进行寻访,考察陵寝的神道、神兽、残存石刻等遗迹。此前,咸阳唐崇陵发生过一次走陵活动,活动的目的是收集石刻残件,统一放到唐崇陵白虎门的监控摄像头下,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其实,随意改变文物的摆放位置,也是对文物的破坏。
  非专业,不考古。希望历史文物、美术书法爱好者们对文物还是应该只看不碰、爱之有道。否则,不管爱不爱,带来的都是一种伤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