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那么长
2020年01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西鸿

  我第一次看马蒂斯的画,是在尼斯的马蒂斯博物馆。马蒂斯在法国北方出生,在南方去世,可能这也是在南方设立马蒂斯博物馆的原因。看马蒂斯画时,我经常会把那幅画的作者当成是一个儿童,或者是很年轻很年轻的少女,后来我看到马蒂斯的照片,他更像一个准备出庭的律师。那次和我一起看马蒂斯博物馆的是一个中国画家,她是业余成才——退休才拿起画笔画画,已经开个人画展了。记得她对我说: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马蒂斯。我不解其意,但没敢问为什么。
  前段时间,我连续看了好几个现代派画展,有大有小,大的如马蒂斯、毕加索,小的是我认识的社区画家,都没花钱买门票。首先是在巴黎遇上一年一次的法国“文化白夜”,博物馆和画廊在指定的周末向公众免费开放至晚上11时。所以这两晚所有大画廊和国家博物馆门口都排了长队,队伍拖延了几条街,但多长的队都会一步不停地往前挪动,花点耐心所有人都可以进得去。这两晚满足了好多平时没想到要进画廊看画的法国人和在法国的外国人。
  白夜之后,我去了一个来自山东画家的画展开幕式,画廊临时请来做翻译的中国学生要提前退场,找了我做顶替。讲话有潍坊口音的画家刚被画廊主人邀去参观了法国南部一个酒庄回来。这次展出是这个画家现代抽象油画部分,在开幕式上看到每一幅在聚光灯下各种缤纷鲜艳颜色,没有一幅有人物在其中,也没有静物,也不是风景。这些只有颜色的油画中间有些穿插一些格子,有些穿插一些线条。展室不宽敞,人却是不少,还有香槟喝。我听到旁边一法国女人对她丈夫说:都超级棒,可惜我们买不起。这位画家最小的画尺寸大概有家用电视机大,标价6000欧元。
  几天后,在网上就看到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出常玉1.9亿元的、有点像两座山的“曲腿”画。
  大概15年前,有个中国导演来法国短暂停留,说他想拍一部二十世纪初巴黎的中国画家的故事,问我知不知道常玉,那是我初次听到“常玉”这个名字。
  法国前教育部长吕克·费里有次被邀请上电视做聊侃节目,当提到一个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时,费里如数家珍。费里本身就是当代哲学家,是大学里的政治学教授,由他把电视节目当作上大课,用普通人听得懂的逻辑去解释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哲学含义,解释它如何影响了建筑、影响了音乐、影响了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评论,这些艺术作品又如何进入了政治议题,如何影响了不同的社会运动,费里这堂电视课,后来我在网上搜出来,看了几次。
  20世纪初,西方的前卫艺术运动——以马蒂斯、毕加索创造的“立体主义”为代表,原来他们是“为追求真相,去破坏、去拆除各种陈旧的、神秘的东西。解拆、碎裂后重新组合,让它们形成碎片分离状态的画面”,这个立体主义艺术运动影响了一大批中国画家,运动的源头是哲学,是可以追溯到海德格尔、弗洛伊德、胡塞尔、尼采,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追溯到古希腊。
  我们排长队买门票去看马蒂斯、毕加索、乔治·布拉克,看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还有——常玉时,似懂非懂地在这些现代油画面前,我们纷纷抬起好奇的脖子,可是我们又怎么能联想得到解构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印象派——这些只有费里老师的脑存量才理得顺的玩意儿呢!
  (转自《深圳商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