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旅游预警信号是否可以借鉴高温预警制度来发布。假日期间,旅游部门可以监控区域内重点景区的游客人次,并根据最大游客量设定若干标准,如果游客人数达到了哪个标准,就主动发出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可以在某一个行政区域内发出,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景区。
>>头条评论
本报评论员 高扩
今年“十一”黄金周已经结束,外出旅游归来的人们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景区的拥挤。据了解,省内部分景区日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甚至超过120%。据山东假日办通报:七天长假,山东共接待游客301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9%,旅游收入也有40.3%的增长。
据报道,众多景区游客爆满,已经影响到了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并且还带来了安全隐患,但是并没有景区因此向公众发布预警信号(本报10月7日报道)。不管来多少人,都可以接待,似乎成了景区的规则。
景区拥挤、游客超容,不仅带来了安全隐患、影响了旅游舒适度,也失去了休闲、娱乐身心的价值。因此,为了使游客的权益得到保障,我们亟须建立黄金周旅游预警机制。
今年黄金周期间,天气晴好,又没有突发的公共事件,各大景区游客爆满以致超容也符合常理。据公开报道,故宫在10月2日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公开图片也显示了黄金周期间故宫内人挤人的状况;而山东泰山、曲阜三孔等著名景区接待游客人数也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
据了解,山东省内的景区因游客众多而发布预警,还要追溯到2007年。当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因游客超容,沂水大峡谷发布了“黄色预警”信号,停止售票,实行限客。自此之后,在公开报道中没有发现因游客超容而发布预警信号的景区。
景区主动发布预警信号值得称道。从游客的利益出发,宁愿停止售票也要保证旅游舒适度,及时排除因人数众多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做法。
但是,仅指望景区来发布预警信号并不现实。绝大多数景区都是盈利部门,获取较多的利润是其合理的诉求。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7天的门票收入可能要占到其全年收入的较大份额。如果游客超容,景区并未主动发布预警,这种行为虽然有违商业道德,但也无可厚非。另一方面,由景区自己发布预警,很难保证公正性,也很难让人信服。
因此,黄金周旅游预警信号是否可以借鉴高温预警制度来发布。高温预警是以气温为参照标准,而黄金周旅游预警则可以以景区接待人数为参照标准。假日期间,旅游部门可以监控区域内重点景区的游客人次,并根据最大游客量设定若干标准,如果游客人数达到了哪个标准,就主动发出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可以在某一个行政区域内发出,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景区。
这种预警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游客的旅游舒适度,也可以合理地分流游客走向,以避免有的景区爆满,有的景区无人光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