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大科学突破中国占据两席
解密华大基因新发现
  • 2010年12月22日 作者:
  • 【PDF版】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创建的中丹基因组联合中心,今年初完成了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工作。2010年2月11日出版的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以封面故事报道了这一历史性成果。

    华大基因人才队伍很年轻。

    本报特派记者杨凡 发自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突破体制束缚自授文凭,将世人目光引向中国南部沿海城市深圳。21日,另一个重量级的声音再一次将深圳推上了前台: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Science》(《科学》)最新公布的“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榜单中,有两项来自中国,而且全部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21日,华大基因研究院“千种单基因病计划”负责人张建国向本报解密华大基因的突破。

    华大基因究竟发现了什么?

    此次华大基因上榜的两项科学突破分别是“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及“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张建国主持参与了后者的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这样的例子:两个身体都很健康的夫妇,却生出了一个不健康的孩子。一家人辗转求医,总是找不到病因。

    “罕见疾病,发病率低,所以研究投入少、关注者少。但这些人的群体总和不容忽视,在中国有几千万之多,每一种病有几万患者。”张建国介绍,“这些罕见疾病都是由某个单独的有缺陷的基因引起的,往往是遗传性的。我们这项被称为突破的研究,就是力图寻找到一千种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

    张建国进一步解释,人身上总共有20000多个基因,但不是每一个都会导致疾病。华大基因于2010年5月启动了“千种单基因病计划”,100多个项目组同时进行攻关,力图寻找出导致那些罕见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

    华大基因用来寻找这些致病基因的办法是“外显子组测序”,“就是实际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组部分,仅占整个基因组的1%左右。因为致病突变基因的85%都在这一区域,因此这是个性价比更高的办法,比全基因组测序经费投入更低。”张建国说。

    目前,通过这一办法,华大基因研究人员发现了至少造成12种疾病的特别的基因突变。其中一项,就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单位合作研究、于11月23日发现的小脑共济失调(俗称“企鹅病”)新致病基因。

    将会怎样影响人类生活?

    “简单地说,这个突破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张建国说,从预防角度,通过对父母双方的产前诊断,可以检测出他们是否携带这种致病基因,从而减少新生儿畸形的发病率。另外,对于患者来说,通过检测基因,一些罕见疾病和“被误解了的”疑难病症可以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张建国告诉记者,很多复杂疾病,例如常见的糖尿病,有一部分发病原因是单基因缺陷造成,而此前这很难被精确发现。对于复杂疾病的攻克和研究,单基因病研究有着基础意义,“将使疾病的诊断更为精确,疾病种类更细化,患者可以得到对症治疗。”

    曾引起各界关注的神木“癌症世家”的破译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个家族43人中,18人出现肿瘤症状。后来,经过多方专家会诊,才被确诊为“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华大基因靠什么成功?

    除了有关罕见疾病基因的突破,华大基因还取得了另一项突破:“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并取得了“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迄今最详尽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中国人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等3项科研成果。

    为什么两项突破都发生在华大基因?2001年就加入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张建国认为,这是靠实力说话,“华大的基因研究走过了一条从参与到引领的路线”。

    据了解,1999年,华大基因研究院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的正式启动而成立,是“中国基因组中心”,当时华大基因参与研究范围只有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的1%。到了2002年,华大基因参与了“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研究任务已经占到该计划的10%。2008年,华大基因独立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测序“炎黄一号”。

    张建国认为,目前华大基因拥有以下几大能力是国内其他研究机构所不能比拟的:测序能力、计算能力,以及1000多人的高水平生物信息学队伍所代表的数据分析能力。而最后一项也是华大基因取得一次次突破最为关键的。

    “这支人才队伍来自数学物理、生物医学、计算机三个专业方向。是整个华大信息最年轻的队伍,以本科生为骨干。”张建国提到,参与此次突破研究工作的,还有尚未毕业的本科生。“我们看中新生队伍的灵活性、创新性和发现精神,可以很快提升研究水平。”

    最后,张建国评价华大基因时显得豪情满怀,“全世界最大的基因组中心之一,之一也是可以去掉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研发展需要跳出传统体制
十大科学突破中国占据两席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