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民工荒是个老话题,2011年春节后刮起的这股民工荒,哪些矛盾暴露得更加突出?民工荒是不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一个无解命题?
我们选择本省两个地方作为样本观察。一方面,记者深入山东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县莒县,调查了解近些年来,这个县的劳动力输出变化情况,60后、70后、80后农民工的去留理由、心理变化和社会诉求。
同时,记者深入青岛这个劳动力输入大市,了解企业的用工变化。在民工荒越演越烈的背景下,这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局有解吗?农民工用脚投票,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吗?
决定再也不去了,“那些钱也不打算要了”。
“不给他们干了。”陈恩美说,刚开始那个厂子还有80多个工人,年前的时候只剩下十几个了,“估计快倒闭了。”
郭京禄觉得,用工荒是和企业有很大关系的。
“当然,提高工资比较重要,但也不仅仅只是提高工资的事,各项福利待遇应该跟上,企业文化也很重要,不能把工人当奴隶。”
他举例说,有一个私营企业主,一年挣200万,“私营企业主也不能只顾着自己挣钱,应该尽一些社会责任,能否让员工持续享受企业发展成果?是否让他们有归宿感?业务精英比新手效率高很多,对企业来说,如何留住人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比老一代农民工高,维权意识和个人追求都比较高,不再仅仅局限于挣钱。”郭京禄说,以前干个保安,穿一身保安服都觉得很神气。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去干保安,他们都有一个长远打算,希望能多学一门
手艺和技术,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帮助,看企业发展前景如何,是否有自己长久发展的空间。如果他们觉得不如意,很快就会扭头就走。
他们关于未来的畅想
春节过后,青岛老板就不断给马庆翠打电话让她回去上班,并承诺给她加工资。后来,老板开车到家里去接她,发现她已经在当地企业上班了,才失望而归。
马庆翠和老公制定了目标:好好挣钱,然后在县城买一栋房子。
浩宇集团给职工的一个诱人待遇就是,他们集团在县城开发建设的房子,可以以成本价卖给员工。而在青岛,不要说买房子了,租那种最便宜的铁皮屋马庆翠都嫌贵。
张淑惠已经攒了两万元钱了,“我不想再打工了,我想在县城找个地方,租下来,开个服装店。”
官家林村的张现河在葡萄大棚里悠然地点着一根香烟,他家一共4个大棚,“一个大棚一年挣个两三万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