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幡然醒悟︼
世间自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 2011年03月03日 作者:
  • 【PDF版】

    关于仓央嘉措,我们了解的太多,而懂得的太少。当我们痴痴地念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时,也许仅仅是把这种两难的诘问降格为一个爱情难题,而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佛学大意和生命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根据自身的想象和需要来揣度、解读和取舍这位六世达赖的智慧话语,以至于我们一厢情愿地把他当作一个和苏曼殊一样风流的情僧,而忘了他其实是通过爱情这一永恒的人性载体,去验证生命之道和实践开悟的特殊努力。

    桑田吉美诺布说,仓央嘉措最根本的教诲,就在于生命本身,不管它以什么相显现在我们眼前,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是的,仓央嘉措的美丽和意义,就在于这个“生命本身”。他的风流放荡,他字字惊艳的情诗,乃至于他溘然长逝青海湖的最后绝唱,都是在以不同的“相”诉说、追寻生命本身,以这种迥异于坐而论道和著书立说的奇异方式向我们传达关于生命道路的本真启示。

    《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既是仓央嘉措的修行之书,也是传递他梵音智慧的布道之书。

    佛的种子本就种在每个人的心中,能不能让其开花结果,则要看各人的修行。每个人都是佛,每一种物象,不管是山川日月,还是尘埃微粒,自我之外的万有,皆是成佛的缘起。如王阳明所言,无善无恶心是体。明了这一点,便知“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便明“如来曾经是我身,如今无我是如来”。仓央嘉措的暗示是:世间自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因为如来本是卿,卿不过是如来所显示的万千相里的一个“相”而已。当你执迷于如来和卿之间二选一的时候,当你意乱情迷甚至喊出“世间从无双全法,宁负如来不负卿”的时候,你实际上还沉迷于这红尘滚滚的外在色相,把其看作了唯一的真相和归途。 ?《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告诉我们:爱本身就是一种无望的执著。

    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要既接受这爱的盛大,也要接受它的变异,它的不确定,以及它的死亡。相爱之时心存感恩,相濡以沫,等到不再爱了,也不责备,不抱怨,不后悔。你会发现,爱,任何形式的爱,到最后,其实只剩下一个过程。你能拥有什么样的过程,并不取决于你爱的深浅程度,而是决定于你对待爱的态度。即是说,你把爱看成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真正的爱从来没有任何欲望,《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如是说。自己生活,也让别人生活。这句话可以作为爱的基本前提。爱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是让他人更好。爱一旦有了欲望,就不再是爱了,就变成了压迫和统治。爱,究其终极,就是要学会尊重、宽容和悲悯这荒凉宇宙里迟早要死亡的万事万物。我们与它们原为一体:我们的光,在它们身上得到折射;它们的悲哀,也能在我们生命的年轮上看到。

    即使当我们爱一个美丽女人的时候,也能感受到生命本身的欢喜和哀婉。遗憾的是,我们的爱,总有企图,总有目的,总是为了得到。不是为了权钱名色而爱,就是为了自身的虚荣、他人的希望和社会的评价而爱。似乎,我们爱的,不是过于疯狂而毁灭别人,就是太过理性而牺牲了别人。除非我们放下欲望,放下要求,只敞开本心,安静地倾听内心真正的需求…… 

    阅读仓央嘉措,进入他丰富多彩的人生长河,或许我们会幡然醒悟:爱不仅是狭隘的男欢女爱,也是个体生命趋向饱满的一种修行方式。《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吴俣阳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博
世间自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温暖的见证
小矮人传奇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