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性求职,顾家成了“绊脚石”
妇联表示,将努力为女性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就业机会
  • 2011年03月03日 作者:
  • 【PDF版】

    在招聘会现场,两位求职者在向招聘方咨询。 

    本报记者 张建丽 摄

    本报记者 张建丽 本报通讯员 马海滨

    2日上午,济宁市妇联主办的“春风送岗”女性专场人才招聘会在济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拉开帷幕。在活动中心一楼大厅里,共有51家招聘单位设置了摊位,岗位多达1300个,前来求职的市民熙熙攘攘。虽然供求双方都不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求职女性与招工单位还存在着一定的“沟壑”。

    求职方>>

    增加了求职难度

    “毕业一年了,只要有招聘会我就去看,跟赶场一样。”一位姓李的女子摇摇头说,她至今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记者了解到,小李今年24岁,中专毕业,刚刚结婚不久。由于不愿靠夫家吃饭,如今更加急切地想找到一份工作。 

    问到打算找什么样的工作时,小李告诉记者,自己还年轻,希望找到能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工作,为将来的发展铺好路。工作单位最好有“五险一金”,干着心里也有底气。“找不到工作,并不代表我多差劲!”小李强调说,像一些餐饮单位也曾让她去上班,但她觉得干前台之类的工作,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自身水平有多大提升,她不愿浪费时间便拒绝了,一晃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贾女士的孩子两岁了,她没怀孕前曾在一家超市做销售员,后来生了宝宝,整天围着孩子团团转,没空挣钱,便将工作辞了。如今孩子稍微大了点,她打算送孩子去幼儿园,自己重入职场挣钱补贴家用。 

    关于薪水方面,贾女士称现在物价上涨得厉害,工资起码得1500元以上才能应付生活。她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希望找一份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然而大多招技术工的单位要求有经验,由于以前从未干过此类工作,还没有机会试试就被淘汰了。 

    “孩子还小,工作地点最好就近,不要加班……”说着说着,贾女士为难地低下头,这些家庭因素更增加了她找到合适工作的难度。

    招聘方>>

    也要招聘熟练工

    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一些工业类的招聘单位,多是明确写着招熟练工。其中文海服装加工厂的总公司位于泗水县,“拿着订单,空着机房,就是缺人!”工厂负责人对于招工非常急切。他甚至声称,如果这次能在招聘会上招够市区二三十名熟练缝纫工,就直接在市区租间厂房立马开始生产。但如果不是熟练工的话,工厂必须拿出三个月的时间,对没经验的员工展开集中培训,如此的时间精力,大批订单将难以完成,工厂绝对耗不起。于是出现了“就算招不到人也不能招生手”的尴尬。 

    济宁市起跑线职业培训学校的仲老师表示,虽然有不少市民前来咨询,但真正填写报名表有意向的也就六七人。“像育婴员、育婴师的社会需求量是很大的,一般要两三个月之前进行预订才行。”仲老师说,如今育婴师每月可以休息四天,最低工资基本上能拿到1800元,虽然如此抢手,却难以引起求职者很大兴趣。“她们主要是嫌要交钱进行培训。像催乳师的培训费更高,需要6000元。”仲老师说,育婴师、催乳师之类的家政工作,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必须进行培训,而一些求职者不愿花这个金钱和时间,一开始就选择了放弃。 

    记者看到,一些餐饮行业的招聘单位已经把洗碗工工资提到了每月900元,因被认为“技术含量低”,还是少有人问津。“主要是一些打算实习的学生咨询。”如家和美酒店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记者了解到,对于一些人员经常流动的工作岗位,办理保险比较棘手。

    妇联>>

    实行员工化管理

    济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发展部的苏迎冬部长告诉记者,女性找工作难具有一些独特的因素。有了丈夫、孩子的女性,客观上来讲常会考虑家庭方面较多,难以拿出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另外,一些年龄稍大的妇女文化水平不高,又不愿花钱培训学习,竞争力较弱。苏部长说,改变这种情况的关键在于转变女性的求职观念,同时加大培训,提高她们自身的技术水平。

    记者了解到,家政工作比较适合女性,2010年8月,诚信大姐“美万嘉”家政服务中心注册成立,开始采用政府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经营。“我们以前的家政服务主要是中介性质。”苏部长说,以前给需求方和供方搭好桥、引好线,然后就退出了角色。如今则是把求职者吸纳进来,进行员工化管理。像月嫂、育儿嫂等家政服务全部进行免费培训,使被培训者成为签约员工,这样既保证了输出人员的技术专业性,又可以加强对她们的管理,督促她们的服务更加规范化。目前家政服务中心已经有了50名员工。“我们自己培养出了人才,也必须想办法留住人才。要不多亏啊!”苏部长笑道,中心给参加培训后的求职者办理意外伤害险,并在一年以后给她们办理“五险一金”。 

    另外,为了解决女性求职中对家庭的后顾之忧,妇联“美万嘉”还开展了“家政服务进社区”活动,在社区内设立服务站,对该社区有求职意向的妇女进行培训,然后再输送到这个社区,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这样一来,家政人员工作完回自己家也很方便,不耽误照顾自个家庭。”苏迎冬告诉记者,如今这项工作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争取为女性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就业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性求职,顾家成了“绊脚石”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