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我很羡慕现在的孩子,因为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各自拥有自己喜欢的影星、歌星或球星,而我,一直到上学,还没有尝到过崇拜明星的滋味。直到有一天,我在收音机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长篇小说连播”和“长篇评书连播”,知道了曹灿和刘兰芳的名字,才品尝到做一个幸福的“粉丝”的滋味。
在那个文化生活非常单调的年代,“长篇小说连播”和“长篇评书连播”其实是广播电台为满足大众需求所推出的一档娱乐节目。这档娱乐节目以当时最为常见的收音机为载体,吸收了民间说书的部分技巧,把朗诵和评书结合起来,播出一些为时人所喜闻乐见的长篇小说和长篇评书———前者如《金光大道》、《山呼海啸》与《李自成》;后者出现的则稍晚了一些,被称作“封资修”的“帝王将相”已纷纷出笼,诸如传统评书《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和《岳飞传》等等,不一而足。
我是从收听曲波的《山呼海啸》和黎汝清的《万山红遍》开始,才真正迷上“长篇小说连播”的。记得那年冬天,每天傍晚放学回家,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趴在家中唯一的家用电器———收音机前收听《山呼海啸》。窗外北风呼啸,窗内一灯如豆,彼时情景,正是令我回味无穷的童年佳境。那是一台镶嵌着红火炬的、长方形盒子状的晶体管收音机,不仅收听时老受干扰,而且还常常串台,听着《山呼海啸》,不知怎么就会变成陕北民歌,有时听着听着就没有声音了,音量开关也不起任何作用。情急之下,我只好用力拍打,收音机居然这样被我屡屡驯服了。也正是从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曹灿这个名字,在那台老式收音机的陪伴下,我先后收听了由他播讲的《山呼海啸》、《万山红遍》和《李自成》。特别是姚雪垠的《李自成》,曹先生绘声绘色的嗓音与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相互交融,那短短的半个小时,既常常让我感到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更让我在对小说情节的痴迷揣想中,期盼着明天尽快到来。
收听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连播”时,我已经升入初中了。因为节目播出的时间与学校放学的时间刚好重合,我根本无法回到家中从容收听。好在那时县城的每个十字路口都安装着一个用于政治宣传的大喇叭,于是,每次放学,我干脆伫立街头,听完了刘兰芳的评书再回家。当然,也正是在那个高高的电线杆下,我与那些同样喜欢收听刘兰芳评书的老人、青年和孩子们一起,先是断断续续地听完了《岳飞传》,后来又断断续续地听完了《杨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