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悟经典
“万物一齐”与人生如月
  • 2011年04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有些时候,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生活的缺陷和落魄,恰恰是值得我们过下去的理由和诱惑。一个人的生命太过圆满,往往是乏味的开始。

    □何中华  《庄子·秋水》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意思是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是无所谓高低贵贱的。因为无论何物皆有其道,只要自适其性,都是自我实现,都是一种圆满。所以,它又曰:“万物一齐,孰短孰长?”拿道的眼光来看,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样的,说不上谁短谁长,亦没有什么贵贱高低。“以道观之”“万物一齐”———这是庄子给我们的教训。倘若拿这种观点审视人生,能够让我们悟出怎样的生命道理来呢?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苍无论对谁都很公平,一个人的幸与不幸、快乐与痛苦,说到底皆不过是个常数。老子说得好:“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人生如月。苏东坡有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总有适意之时。关键在于一个人失意时不要过于沮丧、不要绝望;而得意了也不要忘形、不要轻狂。这就是所谓的胸怀和器量。

    记得小时候上学,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告诫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导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看到希望,不要丧失信心,不可气馁消沉;在顺利的处境中,也不可忘乎所以。当时的我们都不以为然,觉得这不过是句空洞的套话而已。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感到这句话的分量与深意。难怪黑格尔说:同样一句话,从儿童嘴里说出来,和从老人嘴里说出来,其味道是大不相同的。因为在老人那里是浓缩和积淀了一生的人生历练之后的一种倾诉,而在儿童那里不过是缺乏内涵的鹦鹉学舌罢了。

    人生在世,总是会有顺境也有逆境。人生的艰辛和磨难,应该被积极地看作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它是一个人得以成熟的必要步骤。其实,对于单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种看待人生的态度,似乎让人觉得有点儿“阿Q”的味道,其实不然。因为它并不试图让人达到一种虚幻的自满和自欺欺人式的陶醉,而是使人在逆境中和落魄时拥有足够的信心,其取向依然是积极向上的。这同那种“阿Q精神”所固有的颓废和虚假自大,不可同日而语。

    有些时候,人生的种种不如意,生活的缺陷和落魄,恰恰是值得我们过下去的理由和诱惑。一个人的生命太过圆满,往往是乏味的开始。已故历史学家周谷城曾在《所谓意境》一文中举过一个真实的例子,颇值得回味。周先生20世纪30至40年代在暨南大学教书时,遇到过这样一个悲剧事件:有一位读大学的华侨独生女在参加完期末考试后,回到厦门她母亲那里,有一天突然无故投海自尽。大家纷纷揣测自杀原因,结果却一无所获。因为这位女大学生的各个方面在外人眼里都圆满俱足,没有任何缺憾。她很富有,她有美满的爱情,她的母亲特别地宠爱她,世上没有人比她更幸福、更愉快的了。周先生说:“我恍然大悟,对大家说,她的自杀,由于她的生活太无聊了,太没有意义了。”为什么“太无聊”,为什么“太没有意义”呢?就是由于“人家的生活总有些缺点,克服缺点得到快乐,于是生气勃勃,趣味横生。她则从来没有享受过克服困难之后的快乐”。如此一来,“她的为人已成了毫无意义的块然一物,她的生活已成了毫无波澜的死水一泓”。于是乎,“人家以为她是生活无缺的,其实她是根本没有生活的”!一个人生活得太圆满、太幸福,其人生反而会变得味同嚼蜡和无聊。圆满的极致便是虚无,一切意义、意味、意境都在这圆满中被“无”掉了。没有一点儿缺憾,正好构成了不值得过下去的原因。这的确十分地吊诡,却又是真确无比的辩证法则。这真是应了先哲的那句老话:“物极必反,两极相通!”

    现代社会给每个人都创造了走向成功的机会,也给每个人准备了陷入失败的风险,两者就像影之随形般地难以剥离。如人们常说的那样,高收益总是意味着高风险。人生的起伏跌宕,在今天变得特别地显豁而突出。如何从文化心理上加以调适,以增加人们心理的柔韧性,从容地应对来自生存的各式各样的挑战,是现代人面临的紧迫问题。要解决这类问题,在人生的种种际遇中多一份豁达和洒脱,是离不开庄子智慧的。(作者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姓名中的传统文化
“万物一齐”与人生如月
无畏与敬畏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