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明家村其他村民比起来,张秉兰算是幸运的,因为自己的亲戚是大葱经纪人,所以地里的大葱在过季之前先卖了出去。但是便宜的价格也让张秉兰伤透了心:种了半年连本都没赚回来。
在地头,张秉兰给记者算起了账:由于自己留的葱种不够了,当时以每斤0.65元的价格买了600多斤葱种,总共花了近400元。大葱收获之前总共浇水十几次,每亩每次用电15元左右,总共150多元;施肥花费500多元,这样算起来每亩的成本就有1000多元了。
张秉兰称,种葱时还要找人帮忙,一亩地需要两个人干一天,工钱150元;大葱生长过程中要用机器堆土,两遍的花费在80元。再加上前面算的1000多元,这样加起来的总成本约为1280元,而张秉兰家的大葱在村里还算是比较好的,每亩的价格也只是卖到了300多元。
在农民收不回成本的同时,大葱经纪人华清忠也表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赚不到钱。
“也就是跟张秉兰是亲戚我们才收,要不这赔本的买卖是不能干啊。”华清忠说。
本报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