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4月14日讯(记者 任志方 马云云) “在进行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到新闻传播的规律,以便更有力地引导舆论。”近日,来自济南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市直部门、企业单位的200多位新闻发言人,接受了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第一局一位主讲人的讲座培训。在听过培训后,一些基层党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表示,讲座中提供的经验有很大借鉴意义。
“新闻发言人要主动设置议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发布工作。包括举行新闻发布会,召开背景吹风会,确定进行集体采访,提供书面采访,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答复记者,利用网络发布政府信息或接受网络访谈。”在主讲人介绍的6种新闻发布形式中,每一种都详细考虑到了在直面媒体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要通过设置议程来引导舆论。在进行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到新闻传播的规律,以便更有力地引导舆论。”对于信息发布常用的新闻发布会,主讲人进行了重点介绍,“新闻发布会要确定主题,主题要有新闻性、吸引力。比如,回应舆论热点的新闻发布会可以澄清事实,解疑释惑,表明态度,释放善意,大家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新闻发布的形式,对敏感、热点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回应。”
“有的发言人发现,自己接受了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果在电视上只播出了3分钟的内容。”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发言人的“新闻发布词要做到三简原则:简要、简单、简短。”在整个讲座中,主讲人特别强调了言词简洁的重要性。
“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过程中,发布词最多准备1500字为宜,尽量用8分钟可以宣读完毕,内容要准确简明,新闻性、针对性强,那些穿靴戴帽的东西千万不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回答内容应该简短、清晰、准确,每一问题不超过500字为宜,保证记者在报道时不会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主讲人强调,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信息发布出去,缩短发布会的进行时间。
“培训过程中讲的怎么组织发布会很实用,对于我们这样的基层党委来说可以拿来就用。”听过讲座后,一位来自济南市天桥区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
“相对来说,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像政府新闻发言人那样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比较成熟,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随着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党委公开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党员群众对于参与党务工作的积极性也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即将展开的党务公开工作有所认识,而今天的讲座就提供了很多经验。”该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