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3·11”大地震令日本社会再度考虑首都功能分散的问题。13日成立的“危机管理都市推进议员联盟”会议认为,必须考虑建设“副首都”,以备东京遭到毁灭性打击时,日本首都功能不至于完全丧失。
根据专家预测,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列岛许多区域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变大,同时也不排除诱发预测中的东京湾北部地震和静冈县近海的东海大地震。议员们表示,建立副首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散首都功能,在东京遭遇到大地震袭击之下,仍然保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他们将提出一份完整的副首都建设方案,然后递交政府和国会讨论,争取年内启动副首都建设计划。
另外,最新消息称,福岛核电站已有21名遭到辐射的工作人员出现了轻微的辐射疾病,详细情况尚不清楚。据统计,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导致31人送医院救治后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最终丧命或患上重病,至今仍有受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出生的现象。
(《中国日报》供稿)
人体遭受辐射量与“辐射病”对照
●50至100毫西弗:血液发生化学变化●500至700毫西弗:数小时内出现恶心症状
●700至750毫西弗:呕吐
●750至900毫西弗:两至三周内脱发
●900毫西弗至1西弗:腹泻
●1至4西弗:出血症
●4至10西弗:如不接受治疗,可能在两个月内死亡
●10至20西弗:破坏肠内膜,导致内出血,两至三周内死亡
●20西弗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即刻损伤,数分钟内失去意识,数小时至数日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