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4日讯(记者 王光营 实习生 刘红) 本报13日C05版《芙蓉街洗手间咋不能洗手了》报道引起了历下区城管局环卫管护中心的重视,他们立即派维修队进行排查整改,更换水龙头,并将洗手间供水管由限时开放改为全天开放。14日,芙蓉街上公厕内的洗手池已经可以正常使用,市民又可以洗把手去品尝美食小吃了。
济南市历下区城管局环卫管护中心副主任温洪木表示,看到本报报道后,他立即与维修队一起到现场进行排查整改,对芙蓉街中段公厕内的水龙头、水管等设施进行了更换,洗手间也将由原来的限时开放改为全天开放。
据介绍,芙蓉街上的洗手间原来也曾全天开放,但一个公厕平均每个月要用水500方-600方,远远超出了200方的规定标准。温洪木说,200方的规定用水量足够正常使用,但由于附近市民经常到这里洗衣服、接生活用水,导致用水严重超标,由于劝阻无效,才实施了早中晚人流高峰期水管各限时开放两个小时,即使这样一个月的用水量也在300方左右。
对于市民提出的更换智能水龙头的建议,温洪木表示,智能水龙头成本高,这个目前实施起来还比较难。芙蓉街上的公厕属于旱厕改为水冲厕,里边原来也有洗手盆,但安上不久就丢失了,水龙头丢失、门窗损坏等也时常发生。
温洪木表示,公厕水费一直按商业用水收取,一方水费为6元,以前每个公厕光水费每月就要2000元,现在全天开放每月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
“虽然负担重,但我们还是会保障市民的利益。”温洪木表示,目前正逐步完善芙蓉街的公厕设施,城管部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希望市民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