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上,他是年龄最小的孩子之一,却经常被同学们围在中间讲故事;在诗歌朗诵比赛现场,毫无准备的他临场发挥,竟把其他同学比了下去。正在临沂市第三实验小学读三年级的徐嘉锐今年8岁了,书房的书柜有四层,踮起脚尖去“偷”爸爸的“大部头”,小脸上写满认真。
刚来到小嘉锐家,记者就被他带到被书香包围的小卧室里,听他介绍现在正读的书,刚还回图书馆的书,正在写读书笔记……提到读书,小嘉锐就打开了话匣子。
徐嘉锐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小嘉锐在上幼儿园时就爱上了看书。记者随手翻开他看过的书,一行行的精彩的文字都被标注了出来,有些超出他认读水平的字还画一个圆圈,在旁边注了汉语拼音。
上周末,徐嘉锐报名参加了市级的朗诵比赛,本以为是上台讲故事的他就提前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结果到现场一看,原来比赛内容是朗诵诗歌!小嘉锐的妈妈替孩子急了起来,可毫无准备的徐嘉锐一点都没胆怯,现场赋诗一首,选题正应了春天的美景,评委们一致通过,给他打出97.08的高分。与现场100多位做了充分准备小选手相比,这个分数也是遥遥领先。
与许多同年龄的孩子不同,徐嘉锐几乎很少看电视。在他那里,书籍的魅力远远超过了动画片。
徐嘉锐读书是有选择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类的图书最受他的偏爱,尤其是涉及物理、天文方面的书,让他成为班上的“大人物”。一下课,同学们就把徐嘉锐围起来,听他讲故事、讲电视机是怎么工作的。上个学期,徐嘉锐被选为学校的“智慧之星”。
为什么爱读科普类的书籍?王女士说,大概是科普图书能满足他主动动脑思考的愿望,可以动手实践书上的知识。比如在客厅里放着一个电子积木,就是小嘉锐自己动手拼接起来的。在电池的带动下,风扇徐徐转动。
平时放学回家,徐嘉锐就席地而坐抱着本书看,看完了就让爸爸带着他去图书馆再借。每读完一本书,他还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如此,小嘉锐还觊觎爸爸屋里那个四层的大书柜很久了,经常跑去“偷看”。
书柜有4层,每一层上
摆满了书,而8岁的徐嘉锐还没有书柜第二层高,每次“偷”书,他只能踮起脚尖伸长胳膊去取书。有时候书夹得太紧,他费九牛二虎之力拽出来的时候小脸也涨得通红。
“孩子的爸爸爱看书,徐嘉锐不知什么时候也爱上了读书。”徐嘉锐的妈妈王女士在书柜中扒开一个空隙,试图把刚刚给徐嘉锐买的又一套社科类丛书塞进去,而小嘉锐更希望自己的脑袋里能装进更多的知识呢。 文/片 本报记者 刘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