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4日讯(记者 牟张涛) “我从小卖店买了两瓶雪碧,一块钱一瓶,刚开始觉得很便宜,可一入口感觉像糖水。”13日,家住运河开发区的市民黄先生向记者反映,运河开发区一小卖部卖山寨饮料。
据黄先生讲,他买的“长城雪碧”和正规雪碧外形几乎一致,不过长城雪碧标签上的字样看起来有点模糊,而且很粗糙,“口味上就差得更多了,几乎像喝‘糖水’,喝这东西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危害吧?”在黄先生所说的小卖店,记者看到该小卖店不仅有山寨雪碧,还有山寨可乐,价格均为一元一瓶,外形和正规品牌饮料几乎一样。
“这个饮料是从批发市场进的,价格便宜,卖得不错。”店主说。记者随后来到该批发市场。记者向一批发商询问时,该批发商说,那些饮料批发价很便宜,但不是熟人他们不敢批给你的,那些饮料不让卖。
记者带着购买的“雪碧”和“可乐”来到德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看后,认定这两瓶饮料属于山寨饮料,“山寨饮料涉嫌商标侵权,如果因质量原因影响市民身体健康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向工商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