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国玲
4月14日,备受家长关注的初中升高中“推荐生”名单陆续初选产生,名单包括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和特殊才能学生。其中潍坊一中拟招收推荐生53人,潍坊中学39人,潍坊七中46人。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学校在推荐的学生中,因综合素质强而登上名单的仍占多数。
推荐生普遍综合能力强
在新华中学50名拟推荐生名单中,共有38名学生是因为综合素质优秀而被推荐到潍坊一中,而广文中学拟推荐的33名学生也是因为综合素质优秀,这些学生的头衔也很多,不是学生会副主席就是班长、团支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界定中,三所高中都将担任班委、学生会成员等列为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硬杠杠。
潍坊一中、潍坊中学招生简章要求学生在初中学校担任班长、团支书、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等职务的学生;潍坊七中则要求初中阶段获得过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初中阶段担任学校学生会主要干部、班长、团支书等职务、校报校刊主编、社团主要负责人。所有初中学校在进行审查时,也严格按照三所高中的报名条件进行。
谈到推荐生应具备的条件,新华中学团支部书记王迪说,凡是能成为推荐生的同学综合能力都很强,心理素质都非常好。初三四班班长李蓉慧认为要想成为推荐生需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因为很多都是要求学生有担任班长、学生干部的条件,李蓉慧还谈道,想要成为推荐生不光是要成绩好,更重要的是品质。而记者了解到,李蓉慧平时成绩在级部前20名,按照以往的成绩,考入一中也是十拿九稳的事。而大多数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拟推荐的名额中,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大多数凭平时的学习成绩,也能作为统招生录取。
而特殊才能学生推荐比较低调,在新华中学拟推荐的50人中仅有8人是特殊才能学生,仅占六分之一多一点。新华中学教务处刘敏英介绍,去年潍坊一中试点特殊才能学生培养,最后共招了10人,新华中学就占了3人。特殊才能学生认定比较有难度,是一个重要原因。
家长质疑:这又是一次掐尖
新华中学刘敏英介绍,学校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很多年了,从2004开始潍坊进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采取多元自主录取,往年也有部分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通过推荐生录取,今年第一次将推荐生列入招生计划,这项制度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以前全看分数,对于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差一分两分就无法进入一批次录取的高中学习。而这个政策给更多的学生增加了机会,对各方面相对薄弱的中学来说是一种激励。
但在采访中,也有部分家长质疑此番又是自主招生的“翻版”掐尖,不少家长对于综合素质如何界定比较模糊是不是有猫腻,而且综合素质中对班干部、团支书等“学生干部”给与厚爱,是不是限制了普通组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呢?
“很多综合素质强的学生怕影响文化课不愿意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不愿意担任学生干部,而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却因为参加活动或担任干部,平时活动多,在现有选拔机制上有可能几分之差而进不了理想高中。”潍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张作宝在近日全市高中招生会议中提到,“推荐生制度可以引导初中教育的方向,这是对‘一考定终身’的弱化。”
三所高中照顾政策不同
根据潍坊市教育局拟定的推荐生招生进程计划,4月16日,潍坊一中、潍坊中学、潍坊七中将在同一天组织推荐生测试工作,根据测试成绩,笔试、面试合格的同学能获得合格证,被拟录取的学生还需参加中考。
据悉,三所学校根据自己需要,制定了不同的照顾政策。“专家组根据考生面试测试成绩、初中学校排序名次、参考以前的证明材料,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拟录取名单。”潍坊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综合成绩特别优秀的推荐生颁发为合格证,获合格证的学生作为统招生破格录取。
而潍坊中学和潍坊七中的照顾政策为,将根据考生材料、所在初中学校推荐意见、综合能力测试及面试成绩综合评定,分A、B、C三个等级,获A等者可破格录取;获B等者从语数英综合素质中把最低的三科分别提高一个等级;获C等者从理化体中把最低的两科提高一个等级,再按市教育局关于推荐生录取办法进行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