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17地市-论坛-播客 -微博-拍客-泉城资讯-全媒体-晚报电子版-晚报数字报-生活日报-鲁南商报-邮箱-wap网站-专题-图片
 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的爱洒向自闭症儿童
  • 2011年04月15日 作者:
  • 【PDF版】

    康复基地的老师正在给自闭症患儿进行个训。

    文/片 本报记者 许君丽 本报通讯员 程士荣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聋,却充耳不闻;不盲,却视而不见;不语,只是无声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是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冰箱里出来的孩子”。4月13日,记者走进威海市孤独症康复训练基地,探访他们的世界。

    “星星的孩子”:不聋不哑却不言不语

    今年5岁的小恺是2010年底来到威海市孤独症康复训练基地的,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觉得,怀中的宝宝和别人不一样,不管怎么逗,他似乎都没有什么反应,连“爸爸”、“妈妈”这样简单的话都说不出来。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他有自闭症。听到这一消息,年轻的父母如遭晴天霹雳。为了治好小恺的病,他们四处求医,经过一段治疗,小恺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可一回家又变成原来的样子。

    在威海市孤独症康复训练基地个训室里,记者看到,邵明君老师正在耐心地给小恺上课。拍拍手、跺跺脚……如今的小恺对周围的事物总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几乎没有任何语言,只有和康复中心的老师在一起时,才能勉强坐下上课,学一些简单的动作,却依旧只字不语。

    在威海市孤独症康复训练基地,像小恺这样的孩子有20个,由于名额有限,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无法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每天,20名自闭症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平衡木、坐轮滑板……进行各种各样的智体配合训练。在这里,每名自闭症儿童都可以得到专业的测评,按照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个训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如果在0-6岁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和采取科学的康复措施,相当一部分患儿能从根本上改变功能障碍状况,可以和健全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

    为女儿,她当了自闭症教师

    在康复中心,教龄比较长的是丛培秀老师,在她的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她之所以成为自闭症康复教师,主要是因为她的女儿。丛老师之前从事财务工作,1996年,女儿小宸出生后,由于工作原因,孩子大部分时间是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小宸一岁多的时候,丛老师在医院工作的嫂子发现,孩子说话很晚,建议她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当时,威海医疗界对自闭症了解较少,医生只认为是孩子学习说话比较晚。2000年,小宸依旧没有开口讲话,丛老师带着女儿专程到北京检查,最终确认女儿患有重度自闭症。为给女儿治病,丛培秀辞去工作,辗转北京、临沂、青岛等地,到当地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治疗。2001年10月,当小宸第一次喊出“妈妈”的时候,丛培秀心里的激动无以复加。在随后的日子里,她一边陪同女儿进行康复训练,一边到处查找自闭症资料,听专家讲座,自学成为一名自闭症康复教师。 

    如今,丛培秀的女儿虽然和正常人相比还有一点差距,但与人交流不像以前那么困难。2008年,环翠区残联成立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基地,这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公办的儿童自闭症康复园,基地聘请了10名有特教经验的老师,教育训练方法是采取国际先进的全日制教学体制,用专业的行为ABA(应用行为分析法)加结构化训练模式,为每个自闭症儿童量身定做训练计划,并由专业老师提供训练。丛培秀也被基地聘为老师。

    大龄自闭症孩子无处可去

    自2008年基地开办以来,如今,很多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有的已经走进正常儿童的幼儿园,回归正常人的生活。8岁的张楠恢复得最好,最初,他也是没有语言,行为刻板。经过康复训练,2009年底,他正式到正常幼儿园上学。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和他一样幸运。丛培秀告诉记者,眼下,康复中心只能接受3-8周岁的孩子,受师资、场地等原因的限制,如今,中心只能收20名自闭症患儿。而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由于没有幼儿园、学校愿意接收他们,最终,大部分自闭症患儿只好回家,时间一长,他们往往又回到训练前的自闭状态。 

    很多家长和丛培秀交流的时候,对孩子们将来的发展都非常担忧,他们希望有更多公办学校接纳他们的孩子,使自闭症患儿有与正常孩子接触的机会。丛培秀表示“即使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们,如果能成立一个专门接收大龄自闭症患儿的学校,哪怕有这样一个场地,家长出资请老师,让孩子们之间互相交流,那也好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的爱洒向自闭症儿童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